操作人員在電腦端輸入服裝類型、面料要求、尺寸參數、加工工藝,以及全球各地客戶的不同需求特點,隨后點擊“設計”按鍵,AI(人工智能)服裝設計程序便迅速響應,短短幾分鐘,一款符合設定參數的服裝款式便迅速出稿。設計稿再經過修正、制版和數據轉化,便進入了生產流程。
在湖北天門一家服裝企業的智能車間里,一塊塊面料通過搭載了智能芯片的衣架,按照中臺數據,在吊掛生產線的軌道上有序運轉,精準分配到不同工位,進入不同的加工流程。伴隨著數字化縫紉機的“噠噠”聲,拼接、縫合等工序迅速完成,一件件時尚的服裝快速下線,然后經過封裝、貼簽,進入了各大電商平臺的物流系統。
這是當下湖北天門很多服裝企業的標準生產流程。
“天門服裝產業已經成為了數智化柔性制造標桿。”天門市副市長楊寒說,在天門,服裝加工智能車間率先應用了懸掛物聯系統與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實時解析全球訂單需求,訂單交付周期由3天縮短至4個小時,打造出全國領先的“即需即造”快反體系。
好的設計,是一件服裝能夠熱賣的首要條件。如今,有了AI的加持,不僅讓服裝款式的開發速度更加高效,而且款式更加時尚。

在湖北天門軍創科技公司,負責AI輔助設計的工作人員通過將一件樣品連衣裙照片上傳至“豆包”智能助手,并輸入款式、材質、風格、穿著場景等相關后,短短數秒,系統輸出便輸出了相關設計的精準提示詞,將內容導入圖像生成平臺,轉瞬間就生成了新款服裝的模特穿搭效果圖。
工作人員還可以借助視頻生成系統,將靜態圖片轉化為動態展示短視頻。從樣衣數據采集到完整視覺素材產出,全流程僅需要半小時左右。
“傳統服裝拍攝費時費力,模特、攝影、后期等相關成本也較高。而企業借助AI系統,可以通過上傳服裝圖,一鍵生成多種模特穿搭圖,膚色、體型、風格隨意切換。”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引擎,通過對生產制造、創意設計、供應鏈管理等核心領域進行系統性革新,將數據建模、參數優化、流程調度等重復性、高精度任務交由AI系統去執行,有效推動了行業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加速演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副會長王水元說。

服裝企業通過引入3D建模、AI創意生成、“虛擬樣衣”、AI輔助流行趨勢預測等工具,大大縮短了設計周期,提升了產品創新力和市場響應速度。
除了在設計環節,AI與數字化系統與生產環節的融合也已經越來越深入。在湖北天門永佳服飾公司的智能吊掛生產線上,數字孿生系統構建了與實體產線完全同步的“云端工廠”,AI算法以每秒上百萬次的計算速度,將全球各地客戶的設計版型、面料需求、工藝要求拆解為智能生產線的加工指令,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而且使生產效率提升數倍。
據介紹,依托智能調度系統實時響應直播數據,企業可以將首單起訂量降至50件、出貨周期壓縮至3天;通過服裝部件模塊化分工,比如領口、袖口等專業化生產,爆款量產周期可以縮短40%。此外,智能云倉使庫存周轉率提升至年均12次,效率翻3倍。
數字時尚是當前時尚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在技術迭代背景下,打造貫穿“設計-生產-營銷”的智能閉環,讓時尚真正實現“千人千面”,無疑是未來行業競爭的關鍵點。
“當前,人工智能、數字科技與行業信息化的融合應用,已經取得很多階段性成果,部分AI工具已經投入到紡織服裝企業的實際應用。”中國紡聯秘書長夏令敏說,今年是人工智能深度賦能千行百業的爆發之年。許多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的領軍科技企業正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在探索AI與產業融合方面率先破局。
凌迪科技依托自主研發的3D Style AI設計系統,通過算法解析海量時尚數據,實現從靈感生成、圖案設計到款式迭代的全流程智能化。
凌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郝仲祥說:“凌迪3D Style的核心價值,在于打破傳統設計的資源壁壘。設計師可通過AI工具快速驗證創意可行性,品牌方能基于用戶畫像精準匹配設計方向,生產端則依托數字化樣衣直接對接柔性制造。目前,該技術已助力多個頭部品牌提升新品開發效率,降低樣衣制作成本,并賦能國風服飾、環保材料等細分領域。”
環思智慧科技的智能排產算法、AI質檢系統、云供應鏈平臺等,大幅度降低了企業成本,減少了時間消耗。柯橋的“織造印染產業大腦”,開啟了紡織產業集群的數字化實踐。

“隨著技術發展,大模型已經走進企業核心生產系統,開始創造更大價值,正在重塑千行百業。”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彭駿說,“在服裝行業,全模態大模型可以有效賦能布匹檢測、服裝設計、生產制造、營銷零售等環節,實現全產業鏈的智慧化升級。”
“智能制造滲透率大幅提升,推動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設計、生產、管理等產業全流程體現,讓數據驅動決策成為產業新常態。”楊寒說,如今,“天門制造”正在向“天門智造”轉型。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迭代,紡織行業也將進入“AI+產業”的全面實踐階段,更多新技術工具、新研發成果、新應用場景等待解鎖。
AI技術在生產加工和供應鏈管理中的深度應用,不僅有效提升了紡織服裝供應鏈的柔性化、透明化和協同效率,以及小單快反的精準供應效率,還有效滿足了服裝電商市場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
夏令敏認為,企業通過運用以AI為驅動的智能營銷工具,可以實現產品的個性化推薦、智能客服、虛擬試衣、精準流量投放。同時,通過洞察數據,可以賦能精準營銷和用戶運營,提升服裝電商企業的線上轉化率、復購率及品牌影響力。此外,企業還可以依托AI大模型等現代科技手段,開拓更廣闊的全球市場。
當前,我國服裝產業集群中已經涌現出一批依托服裝電商迅猛發展的產業帶,包括虎門、常熟、濮院、 石獅、清河、即墨、天門、嘉興、西柳、株洲十大服裝電商基地。它們憑借雄厚的制造基礎、豐富的產品供應以及高效的供應鏈響應水平,飛速發展。
“產業集群的內生動力加上跨境電商外溢效應的深度融合,為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帶來了新的發展范式。”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穎慧說。

在天門服裝電商城的直播間,真人主播與數字人主播同時用多國語言推介新款女裝。企業還與多個跨境電商平臺深度合作,精心布局海外倉。借助直播帶貨等新興營銷方式,天門的紡織服裝產品迅速打開國際市場大門。
比如,天門的萊依窕服飾有限公司打造了“直播+智能倉+平臺合作”模式,通過亞馬遜、全球速賣通、TiktokShop等平臺向全球觀眾推廣產品,3000平方米的智能倉可以實現自動打包、空運直發。目前,該企業已經建成覆蓋東南亞、歐美市場的6大核心海外倉,可以實現“7天全球達”。
以智能制造為基礎,天門服裝業深度聯動希音、TEMU等電商平臺,“天門產業帶專區”特色產品以更具性價比的優勢和品質保障迅速拓展國際市場。

數據顯示,2021年-2024年,天門服裝電商年交易額從70億元躍升至超500億元,年均增長92%,服裝電商的總銷量突破6億件,天門服裝電商在抖音、拼多多平臺的女裝銷量穩居湖北省首位,跨境電商日均出貨量達60萬件,產品銷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2025年上半年,天門服裝電商交易額可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
來源: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