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針紡“新”織法
——我市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針紡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洪觀新聞記者 鄔靚
針紡服裝產業是南昌市四大特色優勢傳統產業之一。當前,傳統針紡產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變革。從生產車間里的智能吊掛系統到設計團隊的創新研發,從特殊材料的另辟蹊徑到直播帶貨的渠道拓展……南昌的針紡企業正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數智賦能激活老基因
走進位于中國針織服裝創意產業園的萬唐服飾生產車間,8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日均2萬件的針紡產品正源源不斷地發往海外市場。
“目前,工廠正在生產的是出口到澳洲、新西蘭和美國的訂單,包括夾克衫、T恤、絨褲和衛衣等。”萬唐服飾車間主任李高峰介紹,每條線日均產量約2500件,目前工廠的訂單已排到10月份。
隨著企業業務量不斷增長,當前的產能已無法適配訂單量的需求。當前,企業生產區域已從過去的4層增加到5層,計劃增加3條吊掛縫制線和3條自動裁剪線,預計產能將提升30%。
“新產線將采用智能吊掛系統,繼續朝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其中,新產線中的1條將生產美國新客戶的訂單,另外2條將生產文化衫,供應給澳洲客戶。”李高峰說,預計7月底前,3條智能吊掛系統新產線將正式投產,屆時月產能將提升至90萬件,員工規模也將從300人擴大到450人。
隨著業務的快速擴張,企業的發展戰略也在悄然轉變:從傳統代工OEM向自主設計ODM轉型。今年6月初,萬唐服飾在中國針織服裝創意產業園啟用新辦公樓,為設計團隊提供了更好的辦公場所和條件。
走進新辦公樓4層,富有時尚元素設計理念的當季新品、成人運動套裝及配套服飾琳瑯滿目。“我們加大了設計投入,組建專業設計團隊,為客戶提供從款式、花型到包裝的全流程設計服務,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吸引力。”萬唐服飾CEO秘書周敏說。
展廳中央的“新年限定”配飾尤為吸睛,設計師將傳統節日符號與針織產品相結合,開發出拖鞋、圍巾、家居襪等系列產品。“這些拖鞋、配飾都是由我們的設計師根據當下流行元素、節日元素及客戶需求設計的,很好地拉升了銷售額。”周敏介紹。
“傳統產業不等于低端產業,關鍵要用新質生產力激活老基因。”周敏表示,新辦公樓5層按照CNAS標準的實驗室規劃建設,實驗室場地從原有的20平方米增加到了300平方米,測試人員從1名增加到了3名,還新增了恒溫恒濕實驗室,并配備了符合國際標準的質量檢測設備。“目前,設備正在陸續進場,預計明年可獲得CNAS認證,屆時將進一步提升產品檢測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周敏說。
“產學研”合作撞出新火花
在南昌佰歲服裝有限公司的研發室,設計師正針對一款降溫馬甲的肩部透氣孔進行優化調整。“這款看似普通的馬甲,實際上采用高分子蓄水材料,能通過礦泉水泡發實現26℃恒溫效果。”公司副總經理趙子妍說。
“降溫服的研發初衷很簡單,就是瞄準戶外作業人員和出游人群的需求。”趙子妍介紹,公司研發的降溫馬甲和圍脖,核心在于高分子蓄水材料——遇水發泡后便能持續散熱,讓體感溫度穩定在26℃。相較于市面上需要冷藏三四個小時的冰塊、凝膠制品,不僅省去了提前準備的麻煩,更避免了低溫對人體的刺激。這種“即開即用”的便捷性,讓產品一推出就受到市場關注。
憑借獨特的技術優勢,降溫圍脖自去年研發推出以來,已經銷售了7000件。而降溫馬甲更是斬獲1萬件訂單,成為公司發展新的增長點。
研發路上,高校合作成為關鍵助力。佰歲服裝與清華大學聯合攻關,攻克材料加厚加密導致的成本難題。“現在我們正在合作升級新款降溫馬甲,計劃今年推向市場,成本降低50%。”趙子妍說,公司去年年產值5000多萬元,今年隨著新款上市,銷量必然持續攀升,預計可達七八千萬元。
作為一家集“研、采、產、銷、服”于一體的現代化、專業化服裝生產企業,深耕工作服定制25年的佰歲服裝,近年來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已拿下多項專利。今年,企業計劃與南昌大學展開文創產品研發合作——企業提供面料,高校團隊進行二次設計,成品將用于公益慈善事業。這種“產學研”模式,讓傳統針法工藝與現代科技碰撞出新火花。
當前,在互聯網技術加持和廣闊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佰歲服裝將市場的拓展渠道瞄準直播賽道。“我們準備去杭州參加大型直播展覽會,希望和平臺建立合作。”趙子妍認為,直播能讓更多人直觀了解產品的降溫效果,這是傳統企業適應市場趨勢的必然選擇。
從車間里的一針一線,到實驗室里的材料研發,再到直播間里的場景展示,企業用創新為傳統“針法”注入新活力,也在經濟藍海中開辟出屬于自己的航道。而南昌,也正以“針紡產業集群”為支點,向世界展示從“傳統制造”到“智造名城”的蛻變。
來源:南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