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都衣舍生態圖
01
平臺+創客
傳統的企業都是“公司+雇員”組織體系。這種傳統的組織體系最大的優點是結構穩定、分工明確。缺點是員工沒有主人翁意識和內驅力。
“大企業病”很多,越是大型的企業,越是分的層面多、而流程又比較長的公司,在遇到問題解決的時候,就需要在越多不同的部門之間來回往復的運作,這就會引起公司的決策速度慢。
新時代的企業組織模式正演變為:管理或服務平臺+業務平臺去支持前端的靈活創新,并以“多個小前端”去實現與“多種個性化需求”的有效對接。
一個傳統服裝公司的組織結構設有總經理、經營總監,行政總監、項目總監、企劃總監、設計總監,這被稱為金字塔控制型管理模式。但韓都衣舍沖破了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推行以產品小組為核心的運營體系,其特點是去中心化,所有公共資源與服務都圍繞著小組去做。
韓都衣舍從“公司+雇員”的組織體系轉為“平臺+個人”。這種變革不只發生在韓都衣舍,海爾、海底撈、北大縱橫……都致力打造這樣的組織。
02
在韓都衣舍,產品小組只有3個人,分別是產品開發人員、頁面制作人員、貨品運營人員。
一、產品開發相當于傳統企業的產品研發,核心工作是在市場上尋找熱點和流行,確定哪種面料、款式、顏色、尺碼是消費者的最愛。
二、頁面制作主要是負責賣點提煉、產品包裝、視覺設計等工作。
三、貨品運營等同于傳統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工作內容包括打樣、下單、協調生產、采購、庫存管理等。
以往是企業中高層管理者才有的決策權,現在下放到了一線員工手中,充分調動了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03
小組制的責權利
韓都衣舍的小組制集“研發、銷售、采購”于一體,這樣便在最小的業務單元上實現了責、權、利的統一。
第一是小組的責任。根據公司總體的交易額目標,企劃部會跟每個產品小組談各自組的目標。責任不僅是交易額,還有對毛利率的要求,對庫存周轉率的要求。
第二是小組的權力。每個小組都有充分的自主運營權,最主要的體現就是資金額度的自由支配。這個額度是與小組的銷量直接掛鉤,賣得越多,額度越大。同時,小組對開發的款式、尺碼、數量、價格、參加促銷活動、打折深度等,都擁有自主決定權。
第三是小組的利益。韓都衣舍的獎勵機制同樣非常簡單明確,即
獎勵額度=(交易額-費用)×毛利率×提成系數×庫存周轉系數
小組內部分配有多種可能。比如如果小組得到10000元,組長可能給自己留5000,兩位組員各2500。再比如如果小組業績不好得到2000元,組長可能給兩位組員各1000,自己就不要了。小組內部分配經過長期博弈,最后大致穩定在433,貨品運營崗拿大頭。
04
小組制解決了什么難題
小組制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極大提高了運營效率。只要在公司規定的范圍內,產品小組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產品開發等運營環節。同時,根據消費者需求,對產品不斷進行改進,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二是大大降低了庫存風險。銷售額、毛利率和庫存周轉率,是每個“小前端”的業績考核的核心指標。為了獲得更多提成、更大利潤,每個小組會根據公司提供的各種參考數據,預估銷售量,下訂單時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風險庫存得到嚴格控制。在新產品上架15天后,韓都衣舍通過系統的數據模型,按照數據將產品劃分為“爆、旺、平、滯”四類,企劃中心對不同級別的產品有不同的營銷策略,這樣使整個產品端反應更靈敏,有效控制風險。
因為有效發揮兩個核心優勢,韓都衣舍的年度庫存周轉率可以達到6次以上,當季售罄率可以達到90%~95%。
從過去“公司+雇員”到如今的“平臺+個人”組織模式的轉變,既成就了每個產品小組的個體價值,也大大提升了整個平臺的組織生產能力,推動韓都衣舍快速成長壯大。這樣的平臺化組織就是韓都衣舍成功轉型的秘籍。
看來,把大公司做小,比把小公司做大還重要。換句話說,學會把大公司做小,才能把大公司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