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之間的聯乘越來越多,Gucci首當其沖。自Gucci Ghost、和A Magazine的合作、網絡表情包等項目后,這個根本停不下來的奢侈品品牌又于上周,在米蘭中心區搞出了一堵描著壁畫的墻。
壁畫中,在“怪胎和極客”的標語下,是兩位帶著眼鏡的時髦女孩。不遠處則是Gucci的品牌標志,表明了這個藝術作品并不是街頭藝術家的隨性之作,而是名花有主的官方行為。
這是Gucci又一次和年輕藝術家的合作。Alessandro Michele本回相中的,是年輕插畫家Angelia Hicks,如今只有24歲的她擅長街頭藝術創作——別看姑娘年紀不大,但來頭可不小——她登上過《紐約時報》,另外她的家族還與查爾斯王子沾親帶故。
但Michele和她的結緣,卻并非是因為這些光環——而是在Instagram上。Hicks的Instagram賬號有35萬多個粉絲,且過往內容中也出現過許多次與Met Ball、Dolce & Gabbana等時裝界盛事及品牌的合作。
對此次合作,Hicks表示:“這次創作的美學設計靈感根植于Alessandro的品牌轉型理念之中。所有的畫作都是對這個愿景的有趣呼應,通過引用流行文化或文字游戲來達成。”


而就在幾個與前,Gucci已經做過類似的壁畫項目。2017年2月,它就宣布本年將和戶外手繪廣告公司Colossal Media合作,在紐約市Soho區的Lafayette街展出面積為2500平方英尺的大型壁畫,而負責繪畫的藝術家是舊金山插畫家Jayde Fish,整個創作歷時6天完成。

Gucci和戶外手繪廣告公司Colossal Media以及插畫藝術家Jayde Fish合作的大型壁畫
對于Gucci而言,合作項目的搞怪,或者說劍走偏鋒,只是該品牌追求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何盡可能地將該種模式在全球不同城市中復制推廣,對Gucci則顯得更為重要。時裝行業媒體Glossy認為,這種合作能幫助新興藝術家打開全球視野,從而再更好地反哺品牌。
據Glossy報道,出生在布魯克林的視覺藝術家Benjamin Langford就是該扶植計劃中的一員。2014年畢業于羅德島設計學院的Langford接收到了來自Gucci的信函,邀請他加入配合Gucci腕表產品、以Meme(類似于國內的惡搞網絡表情包)的#TFW Gucci合作項目。雖然他之前也有過幫助是類似的項目經驗,但這算是他第一次獲得與主流奢侈品品牌合作的機會。

Gucci對Lagford的要求之一,是將互聯網惡搞元素融入其中。這個方案聽起來離經叛道,但事實證明,#TFW Gucci項目笑到了最后——數據顯示,Gucci靠這則廣告片觸達了1.2億人,在Instagram上收獲了200萬點贊數和2.1萬條回復。
與此同時,Gucci官方賬號的提及也使得Langford本人的社交賬號迎來了粉絲數的顯著增長,未來他還將繼續和Gucci合作。

因此,Gucci的藝術家項目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雙贏戰略,Michele懂得,傳統廣告很難在移動端贏得共鳴,他需要更多在數字化氛圍中出生和成長的年輕人的助力。
然而,這只是營銷層面的好處,Gucci藝術家合作項目還有一個接地氣的部分,是通過聯袂產品迅速讓合作變現。Gucci Ghost是最典型的例子,這位紐約涂鴉藝術家的作品如今已經布滿Gucci全球的主要門店。而此次和Angelia Hicks的合作,亦幻化成T恤衫等產品,并將于5月25日于歐洲和美國市場發售。
這樣做的好處除了增加實際的營收,還是一種夯實藝術項目與合作關系的辦法。通過發售聯袂產品,Gucci把自己尋找藝術家的成本分攤給了市場,還讓其項目可以留存更長時間。畢竟,墻上的插畫會被抹去和代替,但花了真金白金買回家的衣服可是穿上好些日子,時間一長,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情感聯系自然鞏固了。
不得不承認,親近消費者的做法是反奢侈的表現之一,但它也暗示了一點,Gucci清楚地意識到風光一時的視覺盛宴難以長久的現狀,培養相關人才的回報可能更高。Michele曾說道:“這些項目不把時尚太當回事兒,時尚產業是地球上最傲慢也最膚淺的地方。當你發布Memes和Angelica的作品時,時尚世界就變得好玩了,惡意也就少了。”
這句話也許不大中聽,但確實恰如其分地解讀了時尚潮流循環往復的原因。這個重視表面功夫的產業不停追求著改變,正是因為其核心價值既強大但卻又脆弱,導致它更多向文化藝術領域靠近。
因為和真真切切的商業利益相比,藝術和文化能提供的是難以衡量的精神價值,但這兩者都并非一沉不變的,如何正確地預見這個時代所需的文化藝術動向,并將運用到自身,才是關鍵。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