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際華股份")2月26日發布公告,對公司承擔醫用防護服生產任務的情況進行了說明:
截止2月26日,際華股份共有11戶子公司參與醫用防護服及隔離服生產,醫用防護服及隔離服日產能約為11萬套,累計產出醫用防護服及隔離服共計約114萬套。
截止2月26日,際華股份共有4戶子公司被列為國家臨時收儲重點生產企業,分別是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際華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際華三五四三針織服飾有限公司。
際華股份表示,公司目前主要從事職業裝、職業鞋靴、皮革皮鞋、紡織印染、防護裝具等軍品、民品的生產和銷售業務,防護服生產并非公司主要業務。公司防護服的生產由現有產能轉產以及新增部分產能實現,產品由政府統籌安排,并指定價格。最終生產和交付保障物資的產品和數量將取決于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實際需求、自身產能狀況,存在不確定性。
第一紡織網記者獲悉,際華股份的8個子公司,自春節假期起,緊急新增、轉化產能用于防護服生產任務。截至2月4號,2個子公司已正式投產,其中1個子公司已接到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10萬套醫用防護服的緊急任務。其他子公司仍在樣品試制、設備及原材料籌措或相關資質辦理過程中。
2月9日,際華三五三六轉產醫用防護服獲批,正式投產后,日產醫用防護服可達800-1000件;三五零四全員復工,預計達產后隔離防護服日產量達2000套。
資料圖片:圖為際華3502公司醫用防護服生產車間
資料圖片:圖為際華3534公司醫用防護服生產現場
資料圖片:圖為際華7555公司職工正在抓緊生產醫用防護服
據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用品持續緊缺,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在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治的同時,迅速調整、新增生產線用于防護服、口罩生產,履行社會責任,客觀上對受疫情影響的主業收入有一定的對沖效果,得到了市場關注。
東興證券分析師胡博新表示,疫情目前主要傳播途徑有直接傳播、接觸傳播等方式,因此在疫情的防護需要重點使用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面罩、防護服等,隨著疫情的爆發,醫用防護產品的需求迅猛增加,醫護人員以及密切接觸者需要做好嚴密的醫療防護。
胡博新認為,全國(除湖北)發熱門診數量有11122家,假設每家發熱門診平均醫生數量為5人,全國(除湖北)需要防護服數量為5.6萬套/天,根據中國工信部統計,湖北省每天約需要10萬件醫用防護服,全國總計醫用防護服的需求數量為15.6萬套/天。據中國工信部披露的數據,目前符合中國標準的醫用防護服許可產能約3萬套/天,中國醫用防護服出口轉國內的產能大約5萬套/天,可緊急提升的防護服產能約7萬套/天,全國合計產能為15萬套。
川財證券研究員孫燦預計,當前疫情相關信息透明公開、政府全面應對,市場短期的恐慌情緒已有所釋放。從行業來看,醫藥生物板塊受益明確,但相應消毒、防護設備廠商也短期訂單爆發,至少2020年將維持高景氣度。
公開資料顯示,際華股份作為國內最大的軍需品輕工企業,軍需品比如職業裝和皮革皮鞋的市場份額占比均超過70%,公司起源于1927年成立的軍需工廠,2009年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由新興鑄管集團和新興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成立,2010年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目前主要從事職業裝、職業鞋靴、皮革皮鞋、紡織印染、防護裝具、品牌服裝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開展以國內、國際貿易為主的商貿物流業務,拓展以際華園為主的商務服務業務。公司是中國軍隊、武警部隊軍需品采購的核心供應商,擁有中國最強最大的軍需品、職業裝、職業鞋靴研發和生產基地,多次榮獲亞洲品牌500強等榮譽。
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際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50億元,同比下降9.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80萬元,同比下降74.29%,公司預計2019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扭虧為盈,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10萬元到9065萬元。(第一紡織網 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