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耐克三名設計師組團跳槽阿迪達斯曾引起不小的轟動。由于“三巨頭”的設計涵蓋跑步、休閑生活和足球三大領域的核心產品,一氣之下,舊東家將三人告上法庭,指控其竊取商業(yè)秘密并違反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不久之后,該案以和解收尾。
但最近,Mark Miner、Marc Dolce和Denis Dekovic三位跳槽門主角又出現(xiàn)了。被阿迪達斯委以重任的三人,在紐約布魯克林開設的創(chuàng)意工作室已經開張,德國品牌稱之為“創(chuàng)意農場”,他們希望在這個潮流聚集之地獲得更多產品靈感,幫助塑造品牌和創(chuàng)意。
7月19日,阿迪達斯首次公開這一秘密工作室的內部環(huán)境。
創(chuàng)意農場處于布魯克林的綠點區(qū)(Greenpoint),看上去是一個并不起眼的倉庫,街道對面甚至是一家石材供應商。就在這樣相當隱秘的位置,德國品牌雇傭了19名全職員工,此外還有一支10人組成的輪換設計團隊,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不斷進行變更,開展包括籃球、跑步和女性等眾多產品線的創(chuàng)意工作。
從耐克跳槽阿迪達斯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Marc Dolce,如此描述這些設計師的工作,“他們在創(chuàng)造文化。”
據(jù)悉,工作室分為兩個區(qū)域,分別是設計師的普通工作區(qū)以及創(chuàng)作實驗室。后者內部擺放著眾多高科技機械和材料,可以實現(xiàn)設計師們“天馬橫空”的想法,制造出各種理想中的運動鞋或服裝——工作室經理Michael Nash稱其為“設計師的迪斯尼樂園”。
作為阿迪達斯的全球創(chuàng)意總監(jiān),Paul Gaudio常駐波特蘭的北美總部,同時是布魯克林工作室的主要負責人。他向美國商業(yè)媒體Business Journal表示,這個擁有眾多制造機械和產品原材料的創(chuàng)意農場,是品牌“腳踏實地”的一次嘗試,設計師可以在此獲得更深入的見解,從而幫助他們設計出與消費者情感需求相連的產品,“因為品牌想要的是土壤和產出的真實感,這是一個可以讓手變臟的地方。”
雖然阿迪達斯設立布魯克林工作室的目標在于尋找設計創(chuàng)意,但Paul Gaudio表示,集團并未提出明確的工作指標和市場產出要求。“更多是探索,”Paul Gaudio說道,“在過程中獲取進步是目的,而不是對結果的癡迷。”這位全球創(chuàng)意總監(jiān)還透露,工作室正在探索籃球產品的創(chuàng)新——最近幾個月,該品類在整個行業(yè)出現(xiàn)業(yè)績急劇放緩的態(tài)勢,成為布魯克林農場最關注的機會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室還為當?shù)厣鐓^(qū)一些年輕人提供實習機會,其中包括年僅17歲的實習生Nigel。眾所周知,布魯克林是紐約最潮、最新奇以及年輕人最聚攏的地方,可以代表著北美市場的流行趨勢。有意思的是,阿迪達斯在社交平臺Instagram上留意到Nigel,并邀請他來到工作室實習。顯然,德國品牌希望聽到年輕一代最真實的想法。
實際上,布魯克林農場是阿迪達斯在北美市場衰落時應運而生的產物。2014年第四季度,阿迪達斯曾出現(xiàn)高達1.4億歐元的虧損,在北美市場首次被Under Armour超越跌落至第三,與耐克的差距越拉越大。
當時,阿迪達斯全球品牌官Eric Liedtke表示,“我們應該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彌補美國市場的不足。” 緊隨其后,阿迪達斯重金挖走對手耐克的三位資深設計師,為開設布魯克林設計工作室做鋪墊,并把數(shù)字化運動裝備的總部從德國移到美國波特蘭。一系列做法背后,阿迪達斯希望能通過改善產品設計,由內而外地扳回北美市場份額。
直至今年,阿迪達斯在北美高歌猛進。雅虎財經5月份的鞋類市場數(shù)據(jù)顯示,德國品牌在美國運動鞋市場份額從去年的6.3%大步躍升至11.3%,直逼Jordan品牌的11.8%。相較之下,耐克的市場份額仍然領先,但已呈下降趨勢,從去年的35.9%減少至34.7%。2017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在北美市場的銷售額增長達31%。
阿迪達斯北美總裁Mark King將品牌重回北美第二,歸因于其正確預測市場趨勢,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和愿望——憑借著時尚熱潮,德國品牌不僅成功把簡潔百搭的Stan Smith和SuperStar系列炒熱,還從耐克手中搶走鞋類潮牌代表Yeezy,Ultra Boost系列同樣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寵。
“我們兩年前堅持認為,緊跟社會和市場趨勢的唯一途徑是傾聽消費者,很多公司都在談論這點,而實際上我們就是這樣做的,”Mark King今年5月時說道。
布魯克林工作室的開設,實際上是過去兩年產品策略的延續(xù),同時是阿迪達斯2020年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認為是德國品牌繼續(xù)強攻北美甚至全球市場的一大“秘密武器”。全球創(chuàng)意總監(jiān)Paul Gaudio則表示,未來或許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創(chuàng)意農場,這將成為品牌培育設計人才的地方。
盡管阿迪達斯不對布魯克林工作室設定產出指標,但在這個以產品和數(shù)據(jù)說話的運動消費市場,人們期待著德國品牌不僅重視探索過程,還能盡快亮出創(chuàng)意農場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