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浙、山東、河南等地部分棉紡廠反饋,上周CF2109合約盤面價格陸續收復17500元/噸失地,現貨基差、點價、一口價紛紛呼應上漲。廣東、江浙、山東等地輕紡市場貿易商逐步入市囤積棉紗、坯布、面料(主要考慮棉紡織業“金九銀十”即將到來),因此棉紡廠再次上調棉紗出廠價的情緒升溫。
從調查來看,棉紗累庫現象較7月份上升,但沒有達到“警戒線”水平。一方面棉紡企業對C32、C40S等常規棉紗有主動囤貨的打算,存在惜售操作;另一方面8月份以來棉花、棉紗期現價格較大幅度上漲,下游織造、面料、服裝及外貿企業需要時間來消化成本上漲壓力,對棉紗詢價多,但實際提貨較前期減少。
那么棉紡企業醞釀再次提漲棉紗價格的底氣在哪呢?業內歸納如下幾點:一是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新冠疫情卷土重來,棉紡織、服裝企業受到沖擊越來越大(越南紡織和服裝協會統計顯示,該國目前有30%到35%的服裝廠倒閉),訂單將加速向中國回流。疊加內銷市場“金九銀十”的到來,棉紡織企業訂單將非常充足;二是近一周多來,進口棉紗船貨、保稅報價持續偏強,重心不斷上移,凈重報價再次與同支同品質國產紗公重報價“倒掛”200-300元/噸,比價效應刺激棉紡廠提價;三是江蘇、湖北、湖南等省份疫情防控措施升級等導致棉紗生產、發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棉紗整體供給量減弱;四是近一周多來,棉花期現較大幅度上漲及部分棉紡廠高價采購的原料入庫,棉紡廠紡紗凈利潤下降,紡企急于將原料上漲的成本向下游及終端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