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四五”新階段,紡織工業發展面臨諸多復雜的內外因素,在“雙循環”和“高質量發展的語境下,為行業轉型升級提出更高要求。棉紡織作為中國紡織工業產業鏈上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行業,近年來行業轉型發展成效顯著,期間離不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行業持續的引導、監測和專業服務。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聚集了全國棉紡織、色織、牛仔布等大型骨干生產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會員企業生產的紗、布、色織布(含牛仔布)工業產值占全國棉紡織工業總產值約70%。為及時跟蹤棉紡織企業運行狀況,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專業部門每月對企業、集群經營狀況進行及時溝通、匯總、分析形成行業專業報告。其中“月度分析報告”涉及260余戶棉紡織企業及全國約15個產業集群數據,紡紗產能合計占全國棉紡織行業的比重約60%,具有行業代表性。“行業景氣報告”主要核心數據是行業景氣指數,該指數采集全國近500家次棉紡織企業參考國家制造業PMI等指數制定方式,通過對多個主要指標加權計算得出,當指數高于50,表示棉紡織行業本月景氣程度好于上月,低于50則表示本月景氣程度不及上月。“市場大調查”則是對全國主要棉紡織相關市場進行全面大調研所形成的當月市場運行情況分析(每半月一次)。三大報告具有權威性、專業性的決策參考價值,《中國紡織》官微將開始持續定期進行合作刊載,以饋讀者。【本月綜述】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棉行協)跟蹤數據顯示,2021年7月,棉花、棉紗價格大幅上漲,坯布價格調漲,但實際成交困難,市場購銷走弱,開機率保持高位。
與6月相比,7月棉紡織企業原料采購下降,消耗增加,原料庫存下降;紗線生產及銷售小幅增加,庫存下降;坯布生產下降,銷售小幅增長,庫存微降。7月跟蹤企業原料采購環比下降2.54%,原料中原棉采購量環比下降4.63%,其中進口棉采購量環比下降0.24%;非棉纖維采購量環比增加1.26%。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紡企以剛需備貨為主。從原料價格看,7月國內棉花價格大幅上漲,內外棉價差擴大。7月30日,鄭棉期貨主力合約17335元/噸,環比上漲1275元/噸;國內標準級棉花價格17985元/噸,環比上漲1525元/噸;cotlook A指數100.25美分/磅,環比上漲3.5美分/磅,折1%關稅價格15919元/噸,內外棉價差2066元/噸,價差較上月擴大993元/噸左右。非棉纖維方面,7月粘膠短纖價格上漲,7月30日價格為13150元/噸,環比上漲440元/噸;滌綸短纖上漲,7月30日價格為7350元/噸,環比上漲340元/噸。
跟蹤數據顯示,棉紡織企業原料消耗量環比增加0.28%,其中,原棉消耗量環比下降0.88%,非棉纖維消耗量環比增加2.3%。截至7月底,原料庫存環比下降5.59%,同比下降0.58%。其中,原棉庫存環比下降6.37%,同比下降2.88%;非棉纖維庫存環比下降3.58%,同比增加5.65%。
跟蹤數據顯示,7月棉紡織企業紗產量環比增加0.09%,同比增加17.62%;布產量環比下降2.12%,同比增加8.14%。7月,紡織企業接單較少,常規品種的產量增加,局部地區織造企業出現減產,開機率略有下降。截至7月底,跟蹤企業紡紗、織造設備利用率分別為95.2%和90.46%。其中,紡紗設備利用率高于85%的企業占比93%,環比持平;織造設備利用率高于85%的企業占比85%,環比下降1個百分點。
跟蹤數據顯示,7月紗、布銷售量環比分別增加1.77%和1.24%。從價格看,棉花價格大幅上漲,棉紗價格跟漲,棉布價格雖有上調,但幅度較小且下游接受度不高,企業利潤壓縮。7月30日,32支純棉普梳紗價格26820元/噸,環比上漲1570元/噸;30支純粘膠紗價格17800元/噸,環比上漲1600元/噸;32支純滌綸紗價格12450元/噸,環比上漲550元/噸。坯布價格小幅上調,7月30日全棉坯布32*32 130*70 2/1 47"斜紋價格6.20元/米,環比上漲0.23元/米;8.40元/米,環比上漲0.38元/米。
庫存方面,截至7月底,紗、布庫存環比分別下降2.97%和0.37%。7月,紗線市場購銷順暢,坯布市場各產品銷售逐漸走弱,庫存出現累積,整體看企業紗、布庫存仍控制在一個月以內。
根據對集群情況的跟蹤調查,2021年7月集群生產運行情況與行業基本一致,開機率環比持平。跟蹤數據顯示,7月集群內企業數量同比下降0.9%,從業人員數量同比下降3.8%,其中規上企業從業人員數量同比下降4.6%。集群企業設備利用率平均在77%左右,環比略有下降,同比增長5.8%,其中規上企業在86%左右。跟蹤集群紡紗產能同比下降0.6%,織布產能同比下降0.5%。企業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產能下降但生產效率提高,產量增長。產量方面,集群企業各類紗線產量同比增長13.7%,其中規上企業同比增長13.9%;布產量同比增長14.2%,其中規上企業同比增長15.8%。近期棉花和紗線價格上漲幅度大,但坯布價格上漲不足,后期坯布價格存在補漲需求。隨著行業旺季的臨近,預計市場需求增加,但價格能否順利傳導存在未知,織造企業面臨的壓力加大,市場風險增加。企業將根據市場情況,按需采購,合理安排生產計劃,謹防市場風險。
【本月綜述】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棉行協)跟蹤重點企業及產業集群數據顯示,2021年7月棉紡織企業生產經營穩步推進,1-7月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跟蹤重點企業情況好于產業集群。跟蹤數據顯示,2021年1-7月棉紡織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長22.9%,增速較1-6月下降2.3個百分點。
1-7月棉紡織企業營業成本累計同比增長20.7%,增速較1-6月下降1.8個百分點,且增長幅度小于營業收入,企業利潤尚可;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89.2%,較1-6月下降0.4個百分點。
1-7月集群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長8.8%,增速較1-6月提高2.1個百分點;營業成本累計同比增長9.2%,增速較1-6月提高0.2個百分點,營業成本增速高于營業收入,集群企業生產經營壓力相對較大。跟蹤數據顯示,2021年1-7月棉紡織企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增長10.8%,較1-6月下降了3.7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占工業銷售產值的比重為12.2%,較1-6月提高了2.3個百分點。全球經濟繼續復蘇,東南亞國家受疫情影響訂單回流國內,企業出口訂單增加。
1-7月集群企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增長11.8%,較1-6月提高了4.7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占工業銷售產值的比重為16.8%,較1-6月提高了10.1個百分點。隨著外貿訂單的增加,集群企業出口形勢明顯好轉。跟蹤數據顯示,2021年1-7月棉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速較1-6月下降了12.6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率為16.1%,較1-6月提高了1.1個百分點。
1-7月棉紡織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6.7%,增速較1-6月下降20.7個百分點;利潤率同比增長1.5%,增速較1-6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
1-7月棉紡織行業虧損企業數同比下降63.5%,降幅較1-6月份擴大了2.7個百分點;虧損面15.3%,較1-6月份收窄0.5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6.6%。
1-7月集群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增速較1-6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7%,增速較1-6月份下降2.6個百分點,增幅小于跟蹤重點企業。總的來看,7月份跟蹤企業運行情況良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7月份消費、出口和投資增速均明顯收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外貿市場訂單存在不確定性,市場期待“金九銀十”的行業旺季。
本報告數據均來源于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涉及260余戶棉紡織企業及全國約15個產業集群數據,紡紗產能合計占全國棉紡織行業的比重約75%,具有行業代表性。
以上文章來源于中棉行協 ,作者行業2部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