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中下旬,外貿訂單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暖,內銷市場也再次出現了一波備貨潮。在海外疫情肆虐的2021年,年末迎來訂單潮自然是好事,但單子接了之后,能否順利完成、保證正常利潤都將成為未知數
首先,年末趕訂單本就是一件非常緊張又刺激的事。今年,早在12月初就有印染廠、織造廠開始放假,并傳聞將在12月底大面積停工。但好在月底訂單回暖,工廠推遲了放假時間。截止目前,行業內的放假時間基本已經出爐,無論是織造廠還是染整廠多數都在1月15-25日范圍內。這個時間實際并沒有提前,甚至通過對比,較前2年有所推遲。
放假時間推遲,對于趕訂單的企業來說無疑是好消息,生產的時間延長了。但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氣的時候,限停產再次來臨!受到部分企業停產影響,織造開機率出現大幅下滑。據中國綢都網數據監測,目前盛澤地區噴水織機開機率僅在51%,后期有進一步下降趨勢。
織造企業的限停產,對部分貿易企業來說是沉重的一拳。12月初,市場似乎進入冷凍期,尤其清淡,坯布出現滯銷,庫存逐漸累高。這樣的大環境下,再次出現低價拋貨的情況。加之月底至今,在訂單回暖的情況下,坯布走貨速度加快,織造企業的庫存也并沒有很高。根據中國綢都網數據監測,目前盛澤地區織造企業的坯布庫存在33.5天左右。從圖中也可看出,目前庫存水平仍是2021年最低時期。且幾乎與2016、2017、2018同期吻合,這更證明了目前的庫存水平不高。換句話說,一些規格稍微有點特殊的產品,庫存就很少,很快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而一些需要定織的產品就沒那么幸運,一旦生產的廠家停產,就等于終止訂單。即使重新找廠家,也需要排隊,中間仍舊會耽誤生產時間。
一位本地貿易商就表示,近期接到了一個出口訂單,坯布需要定織,但合作的廠家已經停產,過年前一定要發貨,只能找其他正常生產的工廠加急了。
除此以外,回顧上一次10月的限停產,所帶來的就是產業鏈的漲價潮。而如今,原油漲勢猛,PTA、滌綸長絲連連走高,在限停產的助推下,坯布漲價或就在眼前。那么最近接的訂單很可能又出現利潤低甚至虧本的情況。這樣的情況是行業內的常態,也很難避免。雖說目前的行情有所好轉,但近兩年在疫情的影響下,訂單數量不如以往,尤其是淡季時期,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庫存。因此,客戶往往就會把價格壓得非常低,幾乎沒有利潤。不僅如此,在壓低價格的同時,還會各種吹毛求疵,往年一些能夠接受的在生產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小錯誤,今年都會變成扣錢的理由,這又進一步壓縮了本就不多的利潤。
生產滌塔夫、牛津布的沈總為了避免吃這類虧,索性就不接單了,等節后再接。他說道:“最近原料價格波動挺大的,并且即使現在接單,也要明年交貨了,但明年的價格和行情都不明朗,為了不損失,不敢貿然接單,所以從1月初就停止接單了。”
貨做出來,想運出去卻又是一件麻煩事。
臨近年底,“一箱難求”的情況并未出現好轉,甚至愈演愈烈,海運價再度上漲!春節前停航跳港、艙位緊張,三大聯盟取消44個航次!1月7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CFI)首次突破5100點達到為5109.60點,比上期增長62.94點。
如今的海運情況非常膠著,不僅“一箱難求”,價格更是高的離譜。雖然利潤低、原料漲、運輸難等情況讓訂單變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為了去庫存,紡織人很多情況下還是會咬咬牙接下單子。但海外疫情的再度蔓延,變異病毒的發現,則可能會對市場需求造成“釜底抽薪”一般的打擊。
文章來源:巨細紡織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