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陳大鵬:新時代——全面構建行業強國新優勢

發布時間:2017-12-05  閱讀數:10627

從內銷市場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市場服裝銷售增長7.1%,比去年有所提升,線上銷售快速增長近20%。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前三季度服裝零售增長4.04%,去年、前年同期都是負增長,這一點很多品牌企業應該很有感受。


(本文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在2017中國服裝大會上的工作報告編輯整理而成。)


大家好!

按照大會的安排,我向各位通報一下今年以來中國服裝行業的運行情況以及對于行業發展的一些認識。

首先是今年以來行業整體運行情況:

總體來講,今年以來,盡管中國服裝行業依然面對著比較復雜和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但行業還是取得了平穩良性的發展。根據前三季度的統計數據,我們對今年以來行業的運行總結了八個字——穩中向好、質效領跑。

前三季度,行業1.5萬多家規模以上企業的產量保持穩定小幅增長。“十二五”以來,服裝行業規上企業產量基本在300多億件的規模,保持著穩定小幅增長的態勢,行業已經告別了過去數量型、規模型擴張的時代。

從內銷市場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市場服裝銷售增長7.1%,比去年有所提升,線上銷售快速增長近20%。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前三季度服裝零售增長4.04%,去年、前年同期都是負增長,這一點很多品牌企業應該很有感受。

從出口市場來看,今年1-7月,中國服裝出口改變了過去20多個月連續的負增長,1-7月服裝出口增長1.4%,1-8月基本持平,1-9月略微下調0.4%。但總體來看,全球主要經濟體今年以來出現經濟復蘇的趨勢,我國出口主要市場經濟狀況向好,所以今年全年服裝出口應該是會好于去年和前年。

我們看行業運行,最重要的還是質效指標。今年以來,行業主要效益指標都是明顯向好,前三季度規上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1.38%,銷售利潤率也在提升,這在行業整體要素成本還在不斷上漲的背景下,能夠取得這樣的增長不容易,這其實就是這幾年行業調整轉型創新發展的效果的體現!

服裝行業就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產業,這幾年來,面對著消費升級、商業變革、科技革命,整個行業在加快調整轉型的步伐,企業都在務實地創新實踐。過去兩個月是行業展會、活動密集期,相信在座各位都可以通過展會和活動看到我們的企業、品牌在產品設計研發、新技術應用、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創新方面的明顯的進步,同時,我們也能夠感受到整個行業創新發展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面貌!所以,創新已成為了行業共識,也成為了行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動能。

這些年來,服裝行業的創新非常活躍和突出,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許多行業的前面。在技術方面,信息技術、材料技術、智能制造技術廣泛應用和交融,從對消費的感知到設計、柔性化智能化生產到終端管理,技術創新速度在加快,成為了產業發展重要的支撐。產品創新也在加快,產品迭代在加速,企業更加注重消費的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研究,強化原創設計、風格塑造和文化內涵,產品設計、品質品種等方面創新活力強勁,上下游協同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模式創新方面,新經濟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價值創造模式,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消費者的參與感、體驗感和交互化成為新商貿、新零售重要的特征,模式創新豐富多元。

昨天,我們開了一天全國各地服裝協商會的聯席會議,大家都認為,近幾年我們整個行業轉型創新的進步非常大,我想,這首先取決于這個行業與生俱來的市場化和不斷創新的基因,同時,新技術和消費升級也為我們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和空間。我們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中國服裝行業也正在這個時代中進行著一個歷史性的變革,升級發展,進入到一個更高層級的發展時期,也就是從大國走向強國。

改革開放39年,中國服裝行業從小到大,取得了快速發展,構建起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產業鏈配套最完備的產業體系。今天,中國服裝產業支撐著中國20000多億人民幣的國內服裝消費市場,2016中國服裝出口1600億美元,根據WTO的統計,中國服裝出口占全球服裝出口的36.4%。可以說,中國服裝產業改革開放39年的發展,可以看成工業革命之后,世界服裝產業發展史上最為壯觀的一個歷史事件,這就是一個行業的大國崛起。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就是中國強起來的時代。中國服裝行業面對著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一帶一路”廣闊的產業和市場的巨大空間,依托我們優質的產業基礎和產業資源,連接新消費,賦能新商貿,全面提升技術競爭力、文化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轉型升級,推動服裝產業從傳統產業向科技產業、時尚產業和綠色產業轉變,這也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在新時代的新標簽和新定位,不斷創新發展,實現從大國到強國的目標。我們有這個資格,更有這個條件,同時我們也有幸身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之中。

當然,實現偉大的工程和夢想,也需要我們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全面提升我們的能力和優勢。中國服裝行業“十三五”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構建品牌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和可持續強國,要構建新時代具有國際競爭新優勢的創新型產業,那么,構建新優勢,需要我們在五個方面繼續真抓實干:

一是產品為本——產品是消費品行業的本源。面對著消費升級、消費導向的市場,需要我們更深入地研究消費升級的特點、趨勢,特別是細分領域的潛在需求,持續提升我們產品研發設計能力和創新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品質、功能性、高性價比、時尚美,在品質、品種上下大功夫,甚至要在產品上賦予我們的情感和能量。設計創意、工匠精神、持續創新是我們構建新優勢的重中之重。

二是科技驅動——科技就是時代,決定著我們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高度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帶來我們產業的巨大變革,數字化給產業的生產營銷、時尚創意、服務再造帶來了深刻影響,信息技術、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智能技術將全方位在產業中應用,所以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賦予產業發展新的能量,這是構建新優勢的重要動力所在。

三是渠道創新——渠道體現的是我們和消費者之間的聯接,是企業的活力所在。我們現在講的新商貿、新零售,實際就是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并通過現代物流、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以及跨界融合,改變原有渠道的功能、形態、業態,以消費者的體驗和交互為中心,把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在最合適的時間和最合適的場景中提供給消費者。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對消費需求的感知去預測、把握企業的生產和管理系統,乃至引導消費。所以渠道創新,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企業業務流程重構,優化供應鏈和服務模式創新的關鍵所在。當然,渠道創新的前提還在于好的產品,還是建立在好的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之上。

四是文化賦能——文化是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是行業的精神所在。一方面,在新的環境下,市場競爭已經從過去量化的物質消費價值向審美體驗的文化價值轉變;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消費者對于服飾消費的文化情感認同越來越強烈,中國文化自信越來越彰顯,對體現有中國文化的服飾也越來越重視。文化或者說中國文化,已經成為產品創新和附加值提升的一個重要內容。當然,文化不僅僅只停留在產品層面,也包括企業文化、品牌文化,從企業管理到組織生態,服裝品牌最終要體現的就是文化。所以,文化自信、文化賦能也是我們構建新優勢,提升時尚話語權,向世界表達中國時尚態度的重要力量。

五是責任導向——社會責任是產業的價值觀和品德,也是我們構建一個受尊重的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人本責任、環境責任、市場責任是產業重要的發展觀,也是產業軟實力構建的重要內容。今年5月,協會組織到歐洲考察,在與歐洲一些知名品牌企業交流時,他們的企業高管談的核心問題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感受到了產業發展的境界。在新的發展時期,中國服裝行業、企業需要對社會責任有更為深入和全面的認識和擔當?,F在我們的品牌企業都非常重視供應鏈支撐,但中國最優質的供應商和面料商主要服務的還都是國際品牌,這背后就的確存在著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方面——供應鏈誠信問題。所以社會責任建設是構建新優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成為新時代下,構建新的產業文明和商業文明的一個重要體現。

總之,這五個方面優勢的構建,最終體現的是品牌價值的提升,從一個企業,到一個區域,到一個行業,到一個國家,到一個具有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價值和受尊重產業的強國目標的實現。

最后,我用三句話做一個小結。“與其說做產品,不如說做文化;與其說做產業,不如說做境界;與其說做企業,不如說做人。”這三句話是新華社一位記者在今年3月參加中國國際時裝周時的感想,說得非常好。我在想,我們說做強,一個產業怎樣才能被稱為強?可能做強的核心不僅僅只在于"形",最重要的還是在于"神",內在的、精神的、人文態度的,最后是要歸結到人和文化的強。所有偉大的復興歸根到底都是文化的復興,一個有精神境界和文化內涵的企業和產業才有機會創造歷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