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的小伙伴們
你們可以準備鼓掌了
為把宜春建設成
贛湘鄂邊區特色產業集聚區、
全省工業強市,
近日,
宜春《關于加快建設“三群兩谷一帶”產業工程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
(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什么是“三群兩谷一帶”?
這些產業集群分別在哪里、
主要內容又是什么呢?
快搬起小凳子來圍觀~
集中精力整合資源,重點建設“三群兩谷一帶”產業工程(即機電產業集群、建材產業集群、紡織鞋革產業集群,亞洲鋰谷、中國藥谷,綠色食品產業帶),在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培育一批千億級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百億級企業集團,為做優做強做大宜春經濟、建設區域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來來來,
咱們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重振機械行業。大力發展工程機械、建筑機械、特種電機、汽車及零部件等優勢產業;鼓勵支持樟樹金屬家具、高安貨運專用車、袁州智能打印等特色產業發展,積極引進培育智能制造、機器人、無人機、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制造業。


做優電子產業。以高安光電和靖安綠色照明產業基地為載體,主動對接南昌光谷,推進智慧照明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大力發展車載智能視聽設備、3D耳機、高端定制腕表及可穿戴設備等新型電子消費品以及新型電子元器件。積極培育引進5G通信、通訊專用設備、計算機及其外設等電子產業。


布局大數據產業。規劃建設宜春VR/AR小鎮,引進一批動漫、游戲電競企業。
2.建材產業集群:以高安、豐城、奉新、上高、萬載、宜豐等地為重點,大力實施“建材產業優化升級工程”,力爭到2019年全市建材制造業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

推動建陶產業升級。依托高安建筑陶瓷基地,推動“泛高安”建陶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微晶石、彩雕磚、薄型磚和特種陶瓷,提高產品附加值。


優化現有建材品種。鼓勵發展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構件和預拌砂漿,大力發展海綿透水磚、新型PVC管道、新型鋁型材、玻璃纖維等以及新型竹木板材、家具等產品。


鼓勵發展新型建材。積極引進培育裝配式建筑構件、免燒磚、砌塊和板材類新型墻材,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溫隔熱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

3.紡織鞋革產業集群:以奉新“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和上高鞋革產業基地為重點,積極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建設“紡織鞋革產業集群”,力爭到2022年全市紡織鞋革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

增品種。鼓勵現有企業加快智能化改造,提升裝備水平,開發高附加值的高支紗、色紡紗、竹節紗、中高檔布料和高檔運動休閑鞋產品,積極引進長絲織造、中高檔針織面料、家紡、服裝產品。


提品質。鼓勵企業引進和培養設計人才,利用“互聯網+”,開展線上設計、云設計和個性化定制,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創品牌。鼓勵現有企業專業化和個性化發展,積極開展自有品牌創建。大力引進一批知名品牌服裝企業和高檔鞋革生產企業。


做優前端。重點研發電池級碳酸鋰與氫氧化鋰、不斷優化提鋰技術,加速提升鋰礦資源氧化鋰的綜合提取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


夯實中端。緊盯行業龍頭及骨干企業,主攻鋰電池關鍵材料、動力和儲能鋰電池等環節的項目招商,支持企業加大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去鈷”三元正極材料,硅碳、金屬鋰負極材料,無機陶瓷、無紡布、電紡隔膜等隔膜材料,鋰硫固態電池等研發生產,做強中端環節,實現“集聚效應”。


突破后端。全力支持現有企業不斷研發新能源汽車用電機、純電動SUV和客車等高端產品,力爭再引進1-2家新能源整車制造企業,實現后端產業的突破。


擴大藥材種植規模。重點在豐城、樟樹、上高、銅鼓等地打造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其中:豐城、樟樹以種植“三子一殼”(車前子、黃梔子、吳茱萸和枳殼)為主,上高以種植粉防己、太子參、藥菊為主,銅鼓以種植黃精、羅漢果、七葉一枝花為主。


提升醫藥制造水平。深入挖掘“樟幫”中藥文化,加快新藥研發、引進以及二次開發,加速經典名方產業化;加快發展搶仿藥、小分子藥物制劑;積極引進培育疫苗、單克隆抗體等生物制藥和高分子醫療產品、人體仿生新型生物材料以及診療、理療、美容等先進適用性醫療設備生產企業。


擴展延伸產業鏈條。推動中醫藥與健康養生、休閑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延伸發展中醫藥保健、養生、日化產品、消殺劑等產品;鼓勵發展制藥設備、藥用輔料、藥用包料、醫藥物流、醫藥流通等配套產業。


打造富硒特色。重點加快富硒“六園兩帶一區”建設:即建設豐城富硒大米、袁州富硒油茶、樟樹富硒中藥材、奉新富硒獼猴桃、上高富硒食品加工、高安富硒肉牛等六大產業園;建設以豐城、高安、樟樹為主,集富硒產品研發、加工制造、冷鏈物流為一體的天然富硒資源產業帶,以袁州和明月山為主,集農、旅、養融合發展的富硒養生產業帶;深度開發富硒特色產品,努力構建富硒品牌突出、龍頭企業帶動明顯、服務體系健全、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把宜春打造成知名硒產業發展示范區。


擴展產品品類。積極引進培育一批休閑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生產企業,實現集聚發展、規模經營。


注重食品安全。鼓勵企業在生產、加工、儲存和包裝等環節中采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利用生物技術、膜技術、酶技術等高新技術,增加食品的保鮮性和安全性。積極開展食品工業誠信體系建設,提升企業依法經營意識,提高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實施意見的發展舉措還就科學規劃、招大引強、加大投入、強化幫扶、加大宣傳等做了具體部署。例如統籌、策劃、包裝“宜春鋰電”、“藥都樟樹”、“高安建陶”、“宜春硒品”、“宜春大米”、“奉新獼猴桃”等區域品牌,加強宣傳力度,整體提升“宜春”品牌影響,打造宜春經濟發展“金色名片”。
文章來源:贛西房地產網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