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大連市委主管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中共大連市委機關報《大連日報》6月2日以頭版導讀形式,在第5版幾乎正文全版的篇幅,詳細報道了大楊集團3年來戰疫情、促發展、兩手抓、雙勝利的先進事跡和轉型故事。本刊特此轉發,以饗讀者。
遠程接單、智能排版、選定面料、一分鐘完成裁剪……大楊集團貿大時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井然有序,每天近千件西服在此下線,智能化系統讓該工廠生產效率提高80%。今年一季度,大楊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面臨市場環境跌宕、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大楊集團聚焦戰略目標、深耕國內市場,創新精進、錘煉“內功”,以大數據、智能化賦能生產銷售全過程,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正成為穩定上下游產業鏈的“壓艙石”。風云激蕩,“大楊人”始終保持著乘風破浪、勇立潮頭的膽識與魄力,用行動和業績繼續書寫“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的企業故事。
大楊集團推出綠色年華品牌高級定制泳裝,并于2021年9月在中國國際時裝周舉行新品發布會
乘風破浪?不懼壓力挑戰
“大楊力量”蓬勃生發
今春,陡然嚴峻的疫情形勢讓逐漸復蘇的服裝業陷入“倒春寒”,物流運輸受阻、員工出勤率不足致使很多企業一籌莫展。當時,大楊集團訂單量飽和,生產滿負荷運行,如何穩定生產供應、暢通物流運輸、保證按期交貨尤為重要,扎牢疫情防控防線,更不容得絲毫馬虎。
關鍵時刻,大楊集團在董事長李桂蓮、總經理胡冬梅帶領下,迎難而上、化危為機,全力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和沖擊,破解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彰顯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強大的執行力、雄厚的發展力。
攻堅克難,善作善成。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大楊集團及時安排家在管控地區的員工入住職工公寓,并組織通勤車輛接送員工上下班,有效保障員工出勤率。在屬地黨委、政府有力支持下,為16輛貨車辦妥通行證,打通運輸通道、緊急建立臨時收發貨物中轉站,由企業車隊來回轉運,無縫銜接原料采購與進出口貨物運輸,保障貨暢其流,最大限度保障了訂單生產和產品交期。
非常時期,每一位大楊集團的員工都是一束微光,微光匯聚成火炬,照亮企業堅定前行之路。門衛師傅臨危受命、搭建臨時“中轉站”,每天裝卸、分揀貨物,從清晨忙碌到午夜。采購員成為臨時“保管員”,負責收貨登記、分類、中轉,使面輔料及時送達工廠。業務員為現場驗貨難題提供解決方案,遠程視頻驗貨得到客戶認可,探索出“云端”驗貨的好辦法。
勇立潮頭,不畏風雨。戰疫情、促發展,大楊集團改革創新不停步、經營管理上臺階。今年一季度,大楊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截至目前,今年大楊集團的定制西裝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55萬件,同比大幅增加了78%,目前出口訂單已經排到了9月。
大楊集團旗下工廠的智能單裁裁剪車間,可實現自動對條、對格,版型生成效率高
時不我待?瞄準“藍海”發力
“大楊思索”催動蝶變
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也是企業創新發展、活力與創造力不斷增強的過程。作為國內服裝行業“龍頭”、全球最大的單裁單量服裝企業,行駛在“藍海”之中如何把握方向、設定航線,“大楊人”一直在思考。
2021年5月,大楊集團推出“大楊‘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了“十四五”期間大楊集團戰略目標——“打造全球一流服裝品牌和打造國際最強服裝定制信息平臺”,首次提出“五個大楊”戰略,即“品牌大楊、定制大楊、數字大楊、資本大楊、文化大楊”。
“五個大楊、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南針和路線圖。根據該規劃,大楊集團確立了到2025年底,總體生產規模保持不變,國內國外訂單比例各占50%,定制產品占比70%,高端產品占比80%,利潤實現翻倍增長的企業經營發展目標。
14億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孕育著巨大的潛力與活力。“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經濟發展基本規律的反映。”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認為,國家的經濟體量越大,國內循環的比重就越高。
針對國內市場,大楊集團2020年4月制定“全員營銷實施方案”“定點工廠全員營銷實施方案”,組織鼓勵全體員工闖市場、找門路、攬客戶,深耕國內市場。2020年,大楊集團通過全員營銷實現銷售收入6300多萬元。實踐證明,大楊集團“兩個階段、三步走”決策的精準實施,四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并不斷完善的疫情防控管理體系、制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如一股勁風催動其在市場大潮中逆流而上。
抓住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機遇,大楊集團開拓國內市場,以多品牌共同發力,實現創新突破。2021年5月,凱門定制中山店、開發區旗艦店開業,加速拓展國內市場特別是大連市場;10月,創世品牌沈陽旗艦店升級開業;11月,創世哈爾濱卓展店年銷售額歷史性突破千萬元大關,成為哈爾濱卓展商場首個千萬元級別的國內品牌……
在品牌布局上,大楊集團憑借IP大牌賦能激活自有品牌,推出綠色年華高級定制泳裝品牌,通過新產品開發促進轉型升級調結構,進軍國內高級定制泳裝市場。2021年9月,“泳樂·初語”高級定制泳裝新品亮相北京798藝術區中央大廳,登上中國國際時裝周舞臺。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大楊集團憑借前瞻性的眼光和魄力,結合國內外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正是戰略轉型、組織架構調整、全方位組合舉措的運籌帷幄,讓其在跌宕起伏的市場環境中行穩致遠。
踔厲奮發?數字化賦能
“大楊創新”開啟新局
在大楊集團洋爾特服裝公司,雙軌式智能吊掛系統將服裝傳送至下一工序工位;智能設備讓刺繡工藝“千人千面”;智能倉儲庫無人值守……這里顛覆了傳統服裝企業的生產模式。全流程數字化、數據通訊集成等技術運用,催生服裝產業蝶變。
“數字化能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生產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滿意的著裝服務。智能化、數字化順應了時代的變革,大楊集團把全球規模最大的服裝西裝生產工廠變身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化定制工廠,可以說,這本身是一個奇跡。”大楊集團總經理胡冬梅表示。
眼下,定制服裝需求量快速增長,年輕消費群體對定制服裝需求強烈。“最快用4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一套定制服裝的交付,我們形成一個非常快捷的生產閉環。這讓曾經高價、交付時間長、負擔不起的定制服裝,變成了消費者觸手可達的產品。”胡冬梅介紹道。
只有夕陽企業,沒有夕陽產業。通過建設西裝智能柔性定制工廠,大楊集團對生產流程進行再造,建立倉儲中心,購置高端智能生產設備和信息化系統,打造滿足客戶定制需求的數字化服務能力和單裁定制西服智能生產線,使客戶打單下達、生產過程、入庫發貨、送達客戶手中實現全鏈條、全業務流程的數字化管控。為消費者提供新型的體驗式服裝定制服務,實現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快速反應的規模化單裁定制生產模式。
獨特的企業文化是大楊集團持續成功的內在基因。43年來,經歷了坎坷險阻,也打造成鋼筋鐵骨,淬煉出“大楊人”愈是艱險愈向前的品質。自強、團結、勇敢、自律、奉獻、擔當……這些品質歷經嚴苛驗證,為大楊企業文化平添閃光注腳。
大楊集團企業文化板塊有關負責人認為,從260萬字《大楊記憶》一套書,到國內面積最大的一座服裝文化博物館,再到“大楊‘十四五’規劃綱要”這一幅戰略藍圖,這“三個一”繪就的精神譜系,從企業精神和文化層面重塑“大楊人”,去創造一個“三年過百億”的“新大楊”,助力大連實現三年挺進“萬億GDP城市”的發展目標。
船到中流正奮楫。“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的企業故事正在續寫,無論是大楊集團,還是大連服裝產業,都值得我們許下更多期待!
(來源:大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