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兩大外貿重地珠三角、長三角先后受到疫情影響,但外貿行業仍表現出極強的韌性,今年5月份,我國出口數據超預期回升,出口1.98萬億元,同比增長15.3%,成為疫情陰影下中國經濟的一抹亮色。
但與此同時,部分訂單轉向東南亞各國的討論不絕于耳。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外貿所面臨的形勢復雜多變,部分外貿企業存在訂單下滑、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等情況。
據云啟資本測算,歐美日韓在鞋服類、家具類、電機類、通信類四大品類上合計從中國一年轉移價值約720億美元的訂單,約占相應品類對歐美日韓出口總額的16.3%。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承接約530億美元訂單,其中越南承接約450億美元訂單。但東南亞各國在承接訂單的同時,也擴大了從中國進口原材料與零配件,中國的供應鏈優勢依然明顯。
?
01
部分企業遭遇“訂單困境”
雖然我國今年以來外貿出口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受疫情及地緣政治沖突影響,全球經濟復蘇脆弱,國際市場需求呈收縮態勢,以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調整,出現本土化、區域化、近岸化轉移的態勢,部分外貿企業難言樂觀。
?
02
政府鼓勵外貿企業“出海搶單”!
?
“出海搶單,包你回來!”近日,浙江省海寧市提出五大舉措,組建24小時戰斗聯絡群,并由書記、市長掛帥,統一指揮協調,解決企業出海的后顧之憂,鼓勵企業“能出盡出、能搶盡搶”,確保企業出境順利、回國無憂,凡有外貿業務的企業,赴外參展或拜訪客戶產生的機票費用由海寧市財政給予50%補助,單個企業最高可享受50萬元。
這一政策獲得外貿企業的交口稱贊。政策出臺的背后,是企業對于市場開拓和生存發展的急迫需求。助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各地政府多措并舉,也見到一些成效,但關鍵要找準著力點,對癥下藥。
時間回到7月1日,浙江嘉利和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外貿專員何超苦惱不已,為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為高昂的出入境成本,為護照、簽證等申請難題……
嘉利和位于許村鎮,主要從事裝飾布、沙發布、窗簾布等紡織品的設計、研發、制造、加工等工作,產品遠銷海外。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面對面交談和實地了解更有利于在海外穩固原有合作伙伴和開拓新的市場,嘉利和也不例外。
可是,“難外出”“難拓新”“難搶單”等一系列問題讓企業顧慮重重。雖然,目前各地流行通過“代參展”,把樣品帶出去展示,實現“線下產品展示+線上實時洽談”的對接,但是,不少商貿訂單的達成還是要靠當面的談判技巧。
就在何超苦于沒有什么順利出入境的好辦法時,正奮戰在“周旬月季百日攻堅”行動中的許村聯企干部送來了好消息。
在該攻堅行動中,海寧建立了一個由書記、市長掛帥的“出海搶單”戰斗聯絡群,并提出給予有外貿業務的企業赴外參展或拜訪客戶50%的機票補助,最高可達50萬元。此外,海寧還出臺了幫助企業獲得更長期限、前往更多國家的簽證,組團包機出行以及提供“包你回來”的備選方案等舉措。
從出境的簽證辦理、機票補助,到回國的航班路線備選、隔離觀察服務,一系列政策讓何超喜出望外,立馬在聯企干部的指導下加入了“出海搶單”戰斗聯絡群。7月6日,短短五天之后,許村鎮經濟發展辦工作人員張林收到了何超發來的信息,護照、簽證等都已經辦妥,機票也搞定了,就等“飛”土耳其了。
張林告訴發布君,目前全市外貿行業正在慢慢恢復,許村企業的出入境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家紡產業,近期有出入境計劃的企業不在少數。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出海搶單 包你回來”相關政策的出臺無疑是重大利好。嘉利和是許村企業中“第一個吃螃蟹”的,相信在聯企干部的走訪宣傳、上報協商下,許村會有更多企業吃到這份紅利。
?
03
有人拿下1000萬美元訂單
?

7月10日,浙江率先采用商務包機方式,組織外貿企業出國找訂單。首批36名乘客都是寧波的企業負責人,12天的訪歐之旅效果如何,主動出“機”是基于什么樣的考量?
來源:證券時報、海寧發布、中國藍新聞、?正午播報、維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