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之前先說我的學習,我之前學習過很多,但是都很燥,沒怎么落地。其實每次學習只要能沉下來、靜下來一定會有收獲。
進入創創前……
進入創創前,我也在想未來該怎樣,我迷茫過,找不到方向,我覺得,作為一個女人這樣已經夠了。當初創業的時候就是兩個想法,一是因為喜歡這個行業,一個是為了讓生活好一點。十多年過去了,這兩點實現得還可以,雖然生活好了卻沒有時間陪伴家人、孩子了,我的先生經常說:你說要顧家,那你在干嘛呢?所以我有了錢,沒有了時間,到這個時候,真的不知道怎么辦,因為人生是經歷的總和,一個經歷把我打破了。我知道我為什么而活,我就是為跟隨我十多年的員工而活,為我的客戶而活,我找到了我的責任。在我有生之年,生命不止,奮斗不停。
困惑時的猶豫是對自己最大的阻礙……
我要解決的就是員工的信心、客戶的希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難不難?靠我自己是有點難的。不管是重新創業,還是單單找回創業初期的激情,全力以赴,都是不夠的。當時有加盟商就跟我說創創有個課挺好讓我去上,當時我還猶豫,但是想到這個“勢”在,所以抓住勢、踩住節奏就順勢而為了。后來發現這個“勢”真的很好,我有了敬畏之心。在這里我就想說,如果你也在這個階段,那么跟著培訓行業的勢頭去走,一定沒有錯,這是我自己的心得。
堅定和決然就是你收獲的開始……
當我要走進創創的時候,我的員工是反對的,因為我們以前學習很多。但當你的員工都在反對的時候,就是依靠老板的意志力跟格局的時候了,你要知道你這么做的動力是什么,你要走到哪里去。所以,我毅然決然地走進來了,當時就讓我們的營銷中心報了一個20萬的小VIP,我們的團隊就去山東上了《營銷方案班》,他們回來之后很快就在我們公司園區做了一場活動,三天做了167萬。
很多人說創創的課不好落地,其實是因為在年底的時候,創創的技術官人手非常緊張,這次的活動是沒有派來任何支持人員的,但是我們員工跟著學習了營銷18式,一步步地去踐行,結果就是3天業績167萬。
堅持成功的方向得到的就不會是一次性成功……
以前我們園區一年有一次做活動,大概做到80萬,員工們這次做計劃目標最多也就做到80萬,所以他們不敢想象,3天結果167萬。園區活動之后,他們就往我們的加盟商方面去落地:
新沙天虹12-21日,業績21萬、百萬店項目啟動大會,幾天業績做了52萬、廬州做了37萬、南洋35萬、四川廣源45萬、安徽蚌埠49萬、反清做了48萬。
今年12月份,園區又做了一場活動,業績150萬。雖然現在城管不讓用喇叭宣傳,不讓貼PPT、發傳單,但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做了150萬。
營銷方案班18式,只要你去落地,一定有成果。業績是一個現象,背后更核心的是員工找到了自信心。自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要員工自己說:我還行,我還可以!這個是創創賦予我的,我自己搞不定的。
我之前講了,我有兩個目的,通過創創讓員工感覺到有信心、有信任,業績的背后是員工找到了信心,這個非常關鍵。營銷方案班、365給我們帶來的就是員工信心。營銷已經變成他們腦袋里的一個思維了,不是一場活動,他們認為營銷是可以天天做的。
怎么樣通過服務把VIP引進門店?全年12個月,每個月有生日會,通過北京時裝周來連貫全年服裝活動,通過把五一、六一等這些節假日做完了,這就是一個非常豐滿的營銷活動。用營銷把客人引進店,不是搞折扣、打折、搞促銷,不是這樣的,營銷只是我們的一個思維。
立體思考、多維學習才是成功老板的標準……
去年我帶著我的團隊一起來上了人才方案班,不管是人才方案班還是新商業,包括重構、全球CEO,都是一個立體思維。很多同學去上課,都是上了一門課,回去立馬落地,有時候很好,也有些不見成效。
其實每個老板都應該有多維的、立體的思維,一定不是單線的思維,比如我去了《人才方案班》,我就只看到人才;我去了《新商業》,我就只看到了商業;去了《重構未來》就只看到3年翻10番,這樣企業是很危險的,你應該是把所有課程聽完之后,慢慢沉靜下來去思考“往哪里去”的問題,這就是重構講的戰略,你的戰略是去哪里?明天去哪個地方?如何去?你一定要把這個東西想清楚,因為想清楚之后才好設計你的業務鏈條,也就是你的業務模式,在設計好業務模式之后,你在回到分階段,前三年、后三年、再后三年、你的當年應該做什么?你要想明白,我今天做的事情是為了明天,我今天做的過程比過去又前行了一步,而不是讓你心里對計劃和未來感到恐懼。
1、人才
比如在《人才方案班》,有的同學就會說:“讓員工拿了很多了,我干嘛呢?”,很多人就會有這種迷茫跟恐懼。其實我們說人才是干嘛的?就是為了去服務營銷的。經營是你的左膀右臂,你只有盈利了,才是一個合格的老板,如果你做生意沒有盈利,你就要去想一想,只有很清楚這些,才能留住人才。
2、品牌
談到品牌,我們還是要回到品牌的本質,品牌方具備什么樣的能力?你應該具備怎樣多維的能力才可能走得更遠?從品牌生產力上面圍繞的文化力、管理力、零售力、商品力、品牌力等做幾個維度的分割。
系統是可以復制的,我們現在只是系統中的一個碎片,而對于品牌,今天做完明天不能復制,這就是品牌真正的軟實力,當你具備了這個能力,才可以去設計、規劃你的業務單元。
3、崗位標準
每一年國家都有一個崗位標準跟崗位要求,每一個崗位好像9塊9,是可以去買的,你自己去總結可能不是很專業,但是國家每一年都會有更新,每個崗位的工資、流程、標準都是可以去購買的。購買之后要進行整個的分析,業務單元的規劃,有了業務規劃之后對組織結構也進行升級,從正三角變成了倒三角模式,這其實就是說老板要到一線,老板要聽到戰場的炮聲,這就是做這樣一個組織結構的意義。
4、薪酬
薪酬體系規劃以前也有,但是沒有落地支撐。將員工分了三級,基礎員工、中層員工、高層員工,后面兩級就是特殊人才,一個公司一定講究公平,沒有公平員工就會混亂,就沒有公信力。企業沒有公信力,遇到優秀的人才怎么辦?這個時候就有戰略籌委會大家一起來碰撞,如果他的工資不符合前面三個標準,他可以額外達到一個能力工資,后面兩個作為備用。
5、晉升降職
晉升標準也很重要,完全靠薪酬,其實你的公司是一個很有恐懼感的企業,因為你沒有文化支撐。
有了晉升還有降級,半年之內你的員工能力不匹配這個崗位,或者沒有進步心態的,要在原來的級別上面進行降級,這是我們對于基層員工包括高層、中層、營銷系統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每個月有一個員工績效考評,一個是高層月度經營檢視會議,在這之前有一個員工的檢視會議,我們的會議不會有那么多的廢話,全部都是年度制定目標達成的數據化KPI,因為沒有數據參照,你的檢視會議就是無效的。所有的設計一定是數字化,這樣才可以做到真實的考評。
在人才板塊,我們有一個人才理念,用你的結果交換你的價值。因為人是貪婪的,如果我們的人每一年到了年底,都想吃大鍋飯,我就需要漲工資。如果公司形成這樣的風氣,老板就會有很大的壓力。我們給出的是平臺,你要漲工資沒問題,用你的價值、結果來交換,你今年做了什么樣的貢獻,你的結果是什么,這樣才能來評定你的價值。
在人才里面,每個企業的歷史不一樣、干的事不一樣,不能是統一的東西,唯一不變的就是:經營動力、化解阻力。你建立人才,績效有沒有建立在這八個字上面?如果沒有你就需要重新思考。
為什么會選擇跟著創創……
《新商業》是我3月份上的,然后我就從小VIP變成了大結果VIP,通過了《營銷方案班》,創創給我們帶來了結果,是非常實戰的,再加上跟晏總這個靠譜、樸實的人接觸,我除了敬畏就是跟隨,他去哪里我去哪里,學習不僅是課堂上,更多的是背后,他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
我從《新商業》開始跟著創創,到《重構未來》到這次的《全球CEO》,我蠻有感觸的,因為這次《全球CEO》我們到了晏總的老家,我看到了晏總更加真實的一面。人都喜歡把自己光輝的一面呈現給外人,但他是把他最真實的一面呈現了出來,首先證明他內心的強大,第二證明他把同學當家人沒當外人,第三是讓同學感受到他動人的背后是什么。
土庫村游學的收獲:
1、村民的淳樸,讓我得到了心靈的洗滌。
其實人沒有那么復雜,當你純凈的時候,世界都是純凈的?;貋碇?,自己真的非常安靜,找到了那種感覺,非常美。
2、晏總的經歷、包括鄉民們給他的動能。
為什么他要這么努力去奮斗?首先是使命,他要讓每個村民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二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第三,晏總的媽媽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媽媽,一位50多歲農村媽媽,沒有學過什么知識,但是通過她樸實的話,我看到了本質。她看到晏總就說:“我要拍我兒子的馬屁,不拍我兒子的馬屁還要拍我媳婦的馬屁。”一般的父母不會說出“馬屁”,因為我是父母,我高高在上,但這個“馬屁”帶給孩子的是被平等、被尊重,這么一句樸實的話讓我非常有感受,我知道了怎么樣做一個智慧的母親,未來如何孕育一個智慧的兒子。
通過對晏總的小學、初中、高中校舍的參觀,發現晏總學習的地方一直在發生“大變化”。我們看到小學是破破爛爛,中學比小學要好,高中就是全市的重點高中。全球CEO真的非常好,因為體驗才是我們自己的,是自己的,一定要從內里找到自己的智慧,長出自己的根。找到自己的智慧。
游學最后那天大家開了一個圓桌會議,交流各自企業年度規劃中的問題,把這些問題拋出來,所有的大咖高手現場提出各自的觀點,大家給你提出一個非常中肯解決方案,通過同學們的互動之后,晏總又站在高度上進行了引導,收獲非常大。通過《新商業》《重構未來》《全球CEO》,我明白了為什么要把它們放在一起,因為它是立體的,不是單一的,我回去做了什么呢?
我能落地什么……
1、中共十九大報告
我們創業現在遇到了一點點疑慮,就是沒有創業的感覺了。創業的時候我們什么都沒有,為什么我們能成功?不外乎對創業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初心。服裝不是高科技,有什么不能承襲的?現在的條件不是比創業時條件好很多?你的經歷、人才、資金所有一切都比創業時候好,但是為什么現在出現問題了?
我覺得就是因為“初心”變了。新時代,晏總在新商業里面講的“新”,新的問題,讓我們一定要解決思維問題,不能活在過去的思維中,一定要活在新時代的新思維下。新思維不是你的想法,是在戰略方向下統籌你的思維模式。
2、品牌
未來要去哪里?怎么立足當下?首先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試問一下,如果消費者都能說出自己的需求,那么所有人都會干相同的事,就會出現打價格戰、品牌同質化等東西,這是沒有商業未來的。我們要去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要提煉品牌基因,就像國家有國家的基因,創創有創創的基因,那么你有怎樣的基因?你的基因又有什么潛在競爭力?
四大畫像:
1、道系列:藝術+氣質,黑色系為主
2、墨系列:85、90后甚至到95后新消費群體
3、儒系列:文藝氣質、灰色系,返璞歸真
4、俠系列:街頭酷氣質
產品矩陣合理化產品結果,哪些是我們的明星產品、瘦狗產品等等,我們做童裝為什么還要分析大人?因為我們做童裝的有兩個用戶:交錢的爸爸媽媽、使用的小朋友,而且目前在中國,都是父母決定了孩子的服裝,所以我們要分析大人。
消費對象分析之后就要分析價值怎么定,一下我們舉幾個例子:
案例一,楊瀾在英國留學時因為對形象不重視,遭到過一位高貴女王的拒絕,這份經歷讓她最后得出:形象比能力、知識更重要。
第二個案例是聯合國基金會做的實驗,讓同一個小女孩穿不同衣服去不同的場合,測試人們的反應。通過這四個場合的測試,證明了應當從小就關注孩子的形象,形象=關注度。現在都在提倡場合、提倡美學,你能做到嗎?做不到是因為從小沒有這樣的環境,沒有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
舊時代的著裝跟新時代的著裝比較,舊時代色調單一、款式單一,新時代是版式多樣化。久久就是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這個就得出我們在新產品方面找出的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賣的是什么。
中國的就是世界的,如今中國元素已經滲透到世界。作為老板,今天做生意一定要有一個前瞻性,未來10年,現在的消費群體是不是認同你的產品?
IP賦能:“兒童東方文創美學”就是我們聽過晏總講的產品賦能、上完《新商業》回去落地的作業,我們的員工干起來非常有方向,他很知道如何塑造品牌,而且非常有榮譽感、非常驕傲,每個員工都覺得:我在培養未來的基因,他們都非常有使命感。
通過新經營班、重構3年翻10番之后,你的戰略是什么?
愿景:打造中國領先的滿足新生代兒童生活需求的文化時尚平臺
使命:引領兒童對方文創美學生活
價值觀: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精進、共贏
以前我們做了很多的愿景、使命、價值觀,解決的是今天在哪里,明天去哪里,怎么去的問題,這是老板跟高管共同思考的問題。使命是什么呢?你要找一幫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干,這就是志同道合。價值觀是什么呢?一群人進來,公司一定有一個簡單、規范的要求,價值觀就是一個約束,不管你有多厲害、多么能干,哪怕你是行業頂尖的人物,你到企業來,就要符合我的價值觀。
久久未來商業模式核心要素:一定是童裝品牌的未來新物種,文化、互聯網、品牌、金融。
商業模式,兒童泛教育的自動化生態系統里面是一個泛教育,我們圍繞的泛教育是什么?孩子從小的美學、教育、東方文化研究院。我們有幾個平臺,通過中間環節去打通,這是整個久久的商業模式。——美才是一個人的終極追求。
一個平臺是將陌生的同行者連在一起的紐帶,是任何企業加速升級、提高企業效率必須的工具。掃除經營中的困惑,開放自己的長板,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讓每一篇的文章都能傳遞溫暖、知識和力量。志做知識的供應商,創創陪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