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藏在縣城的萬億生意

發布時間:2022-11-26  閱讀數:29525

藏在縣城的萬億生意

圖片
作者:子木
來源:子木聊房(ID:zimuliaofang)

01

1968年,一個叫羅伯特·莫頓的美國人,在報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引發全國轟動,核心主題是:

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這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

雖然這個概念現在已經爛大街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贏家通吃背后的底層邏輯,其實就是:

“積累優勢”。

出生紅利就是積累優勢的一種。

A出生在北京企業主家庭,B出生在陜西農村的一個農戶家庭。對于B來說,人生的天花板,也就是A的起跑線。

但事實上,A的太爺爺跟B的太爺爺是好兄弟,曾在一個村子里放牛,只不過A家更注重教育,世世代代拼搏,積累財富和經驗,實現了階層和城市的躍遷。

這個故事是我在一次陜西調研時,司機小哥跟我說的,他就是B,臨下車時,他還調侃到:

爺爺不努力,爸爸徒傷悲,爸爸不努力,兒子家里蹲。

同理于城市,也存在根深蒂固的積累優勢。

2000年前,全國經濟發展還算比較均衡,那時候天津、青島、大連等北方城市,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響當當的工業大城。

而20年后的今天,在全國十大GDP排行榜中,除了北京以外,再無北方城市身影。

對于城市來說,積累優勢的根本命題,就是產業。

拿天津來說,曾經是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港口城市,國企無數,經濟繁榮,但之后國企主導的產業結構弊端顯露,步履緩慢,既沒趕上互聯網大潮,又沒跟上移動互聯時代。

在天津找工作很容易,但找到年薪20萬以上的工作,就非常考驗能力和背景了,崗位機會跟北京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注定了持續被虹吸的宿命,以至于房價也在止不住地下跌,GDP一直跌到5%以下,經濟地位滑落至第11位,被寧波、無錫等城市窮追猛趕。

產業這東西,具有集群效應。

一家大企業入駐,緊接著就會吸引來一幫上下游小企業,從而推動產業鏈的形成,帶動高薪人才就業。

在中國浩浩蕩蕩40年城市化下,這種產業積累優勢逐漸“固化”,大城市越來越大,小城市越來越小,分化速度非常離譜。

但這其實是一個“負面現象”。

因為馬太效應的結果是徹底“割裂”,比如鶴崗就是“馬太產物”,整座城市到處都是老人,經濟一潭死水,房子幾萬塊錢一套。

這會讓小城市,徹底失去獲得財富和機會的能力。

一個非常喜歡旅游的朋友跟我說,一線城市賺錢,三四線城市消費,就是一種普遍意義的降維打擊。

如果沒有互聯網平衡信息差,中國儼然就是不同的社會形態,是以十年為單位劃分的割裂時空。

那么小城市到底有沒有機會呢?年輕人一定要去大城市發展嗎?大城市的房價一直漲,小城市就沒有機會了嗎?

我一直試圖在全國探尋答案,結果很驚喜,當下正有一種力量在“扭轉馬太”,逆天改命。

02

前幾天,不知道有沒有大家關注到一則信息。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稱,目前我國共有105個大城市,包括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以及70個Ⅱ型大城市。

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特大城市包括: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

在這105個大城市中,包括了4個縣級市,分別是江蘇昆山、浙江義烏、浙江慈溪和福建晉江,均為Ⅱ型大城市。

這是歷史首次把縣級市劃分為大城市的信號,意義非凡,為什么?

我把中央比作一個投資機構,那么城市就是市場上的企業,某種意義上,中央跟城市之間,就是一個投資與被投資的關系。

1994年分稅制改革,地方財政來源基本都要靠中央劃撥,資源的調配權也要看中央臉色。這時候“行政區劃”起到了一個關鍵性的作用。

副省級城市,一定要比地級市強,地級市一定比縣級市獲得的資源更多……行政地位越高,越是親兒子,行政地位越低,那就“等一等吧”。

江蘇昆山、浙江義烏、浙江慈溪和福建晉江,這在過去都沒人關注,縣級市其實就是大縣,跟地級市還有一定的距離。

但現在,中央卻從人口層面,重新賦予了它們大城市的概念,意在重新思考投資關系。

說白了,就是勤奮好學的干兒子突然得到了父親的關注,成績很好值得表揚,未來會在資源分配上重點照顧。

很多人說,這四個縣級市是因為人口較多,才得到大城市的稱號的,沒什么稀奇。

但很多人卻沒想明白,人口是產業長期博弈和驗證的結果,人口增量是城市經濟繁榮的表現

這四個縣,單拎出一個,都能把80%的地級市按在地上摩擦。

比如昆山,2021年GDP高達4748億,比大多數北方省會城市都要強,要知道這只是200萬人口創造出來的財富。

昆山坐擁27家A股上市企業,長期穩坐中國百強縣之首。最有名氣的是筆記本電腦產業,占據全球1/3的份額,而且增速一直保持在高位,還有一系列的智能化電子產業發展速度也很快。

它處于蘇錫常與上海之間,兩面受益,已經實現了與上海的地鐵互通,這決定了它上海一線衛星城的地位,可以承接更多的產業外溢與人口居住需求。

很多年輕人,白天去上海上班,晚上回昆山休息,實現了暢通無阻的雙城生活。

可以說,昆山就是我國改革開放,高效利用外資,加上自身奮斗的一個縮影。

浙江慈溪,全國小家電聞名,占領全球30%以上的份額,公牛插座就出自這里,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棉拖鞋產業帶,每年賣出去的拖鞋可繞地球四圈半。

福建晉江,鞋服產業世界聞名,中國運動鞋品牌前五,有四個都在這里生根發芽,其研發的工業互聯網+智慧化工廠,生產出很多供運動員比賽的專業級產品。

義烏更不用多說,世界小商品之都。

之前有一個段子說,可以通過義烏生產的旗子,判斷美國大選的結果。而今年俄烏摩擦,遭遇能源危機的歐洲人,可能全靠義烏出口的電熱毯、暖寶寶過冬了。

義烏當年崛起的那段時間,競爭對手遍布江浙,很多溫州臺州寧波的大縣,明顯比義烏更有海運優勢。

然而義烏當地招商部門,全國各地跑,拼了老命硬是把全國的廠商都拉到了一起,給錢給政策,搞建設開發補貼,A股上市企業鼓勵金更是高達500萬元。

疫情來了好幾波,義烏2020年備受煎熬,小商鋪關閉一大堆,地方政府又號召大家轉型升級做直播,開發線上業務,鼓勵給商戶免租金,就為了挽留創業者。

而當年也號稱全球小商品中心的臺州路橋,卻從全國最早的發源地,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事實證明,一個地方的成功與失敗,取決于政府是否愿意主動去爭取,去布局,努力打造優質的市場營商環境。

招商引資做到位了,才有充沛的崗位和工作機會,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才是人口持續流動聚集的原因。

這才是“逆轉馬太”的根本。

在當下,產業格局還未完全固化,依然有不斷崛起的聲音響徹大地,這讓我想起了去年去調研的連云港。

03

連云港有一個縣,叫做灌云縣。

不是我朋友邀請我去當地調研樓市,我根本不知道中國還有這么個地方。

我還記得當時在大街上驚詫的表情,因為這里到處都充斥著情趣用品。

灌云縣是非常典型的蘇北窮困地,100多萬人口,都以務農養豆丹發展,這里曾被定義為國家級貧困縣。

然而后來一個創業者改變了這里。這個人就是雷叢瑞。

雷叢瑞當年從東莞產業中受到啟發,依靠淘寶店,賣爆款情趣內衣,一年賺了300萬。

后來,他摸清了制造脈絡,不再想做廣東工廠的搬運工,開始在灌云縣開工廠,制作情趣內衣。

在那個“談性色變”的時期,到處都是不理解,甚至謾罵,“傷風敗俗”。父老鄉親進廠后的第一句話就是:

“一根繩子怎么穿?”

然而雷叢瑞帶來了穩定的工作崗位和薪水之后,人們對這個產業,大為改觀。

之后他通過高性價比策略,從網絡平臺上,獲得了大量的訂單,逐漸發展到海外。

而當地政府對此給予非常大的政策鼓勵,給地給房,在政策和稅收上充分照顧,甚至號召當地更多的老百姓,參與開廠辦廠,去從事做情趣內衣的工作。

大馬路上貼著,“拋棄成見,擁抱未來”的標語。

現如今,灌云縣開設了500多家情趣內衣生產廠家和網店,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

世界情趣內衣超過九成來自中國,中國情趣內衣超過一半來自灌云縣,某寶每賣出10件內衣,就有6件從灌云縣發貨。

而且當地政府還推動發展產業鏈,從情趣內衣到情趣用品,智能化穿戴設備等等。

雷叢瑞和灌云縣政府,是非常成功的政商合作。一個負責創造產業,一個負責推動和投資。

用一件情趣內衣,撕開了中國情趣內衣的市場,帶動了灌云縣的經濟,使得灌云縣脫掉了“江蘇最窮縣”頭銜,年收入30億。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去年大火的曹縣,專門給日本人造棺材,同時也是全國漢服制造基地。

山東壽光,蔬菜之都;
保定高陽縣,毛巾之都;
揚州市杭集鎮,牙刷之都;
葫蘆島,世界最大的泳衣生產基地;
臺州,汽配零件全球工廠;
……

這些地方,雖然沒有高大上的技術和走在時代前沿的科技感,但卻用最樸實的腳步,一步步為全國甚至全球制造物美價廉的商品。

而當地的政府,也沒有選擇在這個內卷的時代躺平,而是想法設法招商引資,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讓當地人生活水平更高一些。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逆天改命”。

04

只要經濟車輪不停,馬太效應就會持續下去,而且會越來越快,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而一條產業鏈的成長,少說都要10年起步,這對于還未開始的城市來說,是二十一世紀最大的挑戰。

我們看到了鶴崗等資源小城市的衰敗,也看到了類似于天津這樣曾經號稱為國際大都市的轉折。這意味著,所有城市都會被“馬太效應”無差別攻擊。

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破局——

從根本上把營商環境提起來,政府從投資型走向服務型,幫助每一個愿意為民營經濟努力的個體。

未來的城市發展格局已經非常清晰:

一部分會繼續膨脹,比如北上廣深,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這類城市,不斷虹吸周邊人口成為龐然大物,帶領城市群繼續前行。

另一部分,則會走“小而美”的路線,比如昆山、義烏、晉江等等,他們雖然無法繼續膨脹規模,但可以提供非常優質的就業環境和生活配套,承接不愿意接受“高轉速”的年輕人。

而中間那部分,營商環境混亂,找不到產業定位,又不愿意做出改變的城市,大概率會走向衰敗。

我勸你趁早遠離。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