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知識新技術保持好奇心,對新產業新業態保持敏銳感,淄博市紡織服裝行業正將此落實到實踐中。
11月23日,剛剛落地兩個多月的淄博市纖維紡織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里有點忙碌。植物印染產業化推動、植物靛藍含量測定、石墨烯加熱導濕復合織物運動服關鍵技術研究……當下,這些重點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這些專業術語聽起來有些難懂,但卻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植物靛藍含量測定,通俗點說就是以板藍等植物為原料提取的天然染料,無毒、無害、并對人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專業檢測人員介紹,該項技術的研究目的在于鑒別牛仔服裝等紡織品染料是天然植物提取還是化工合成,并測定其含量多少,從而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
由此不難看出,每一項新技術的攻關落地,都為紡織服裝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再生動力。
紡織行業是淄博市重點扶持的支柱產業,對于淄博市民來說,提花面料、絲綢面料、色織牛仔布等一直都是行業的拳頭產品。“我們擁有中紡聯命名的淄川、周村、高青三大紡織產業集群,周村區、淄川區獲得‘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稱號,高青縣獲得‘中國棉紡織名城’稱號。魯泰紡織、蘭雁集團、銀仕來紡織、大染坊絲綢和山東沃源新型面料5家企業進入了2021中國紡織服裝行業500強。”采訪中,淄博市檢驗檢測計量研究總院纖監院院長邵磊介紹。
紡織行業發展態勢可喜,但也面臨著不小的困境和短板:創新性不強、人才支撐不足、要素成本上升、產業鏈延伸受阻……在位于張店區共青團路的質量大廈5樓走廊上,一幅淄博市紡織服裝產業鏈全景圖格外引人注目。今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印發《深入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紡織服裝產業鏈已成為淄博市重點發展的20條產業鏈之一,并成立了紡織服裝產業鏈推進辦公室,淄博市纖維紡織質量監測研究院專門選派一名熟悉紡織業務的研究生在此工作,目前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
紡織服裝作為傳統產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逆勢突圍,這背后必定少不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質量密碼”。與過去相比,相關部門對企業的服務內容有所改變,目前最重要的是通過開展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鏈質量提升專項工作,為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創新工作模式和創新產業鏈質量管理服務模式,為全市紡織服裝企業提供智慧化全方位服務。
創新引領發展的最大動力來自企業自身的能力和實力,但產品品質提升,卻與政策引導和技術指導不無關聯。
山東針巧經編有限公司就是以創新產品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企業技術副總陳禮云介紹,作為傳統紡織企業,從2019年開始,企業意識到研發創新型產品的重要性,先后投入資金900余萬元,完成發明專利申請4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經編雙針床產品純棉、竹纖維、功能性纖維、乙綸涼感紗線等產品順利生產,正品率在97%以上,達到了同行業先進水平;染整全面實現了低浴比染色,節約能耗20%左右。“在新建項目投產以后,我們淘汰了原有經編設備,全部引進國內先進設備與新數據管理系統,完成了智能車間建設運行。”陳禮云說,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作為淄博市紡織服裝企業的“產品質量鑒定師”,市纖監院為該企業研發的創新產品確立了各項物理指標檢測標準,并完成檢測工作,還對技術信息與行業資源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分享,對企業幫助很大。
淄博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淄博市紡織服裝產業正以自己的方式貢獻著力量:以構建新型產業生態為主線,以推進產業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為路徑,立足淄博市產業優勢,深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努力打造科技、時尚、綠色的新時代紡織格局。
來源:淄博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