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集團”)在北京召開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啟動會。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郝建秀同志向大會發來賀信。發改委、工信部、國資委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紡聯”)相關領導到會并發表講話,國機集團主要紡機客戶代表到會祝賀。
國機集團作為我國機械工業的國家隊,是唯一一家以紡織機械為核心研發制造業務板塊之一的中央企業。集團下屬企業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恒天”)是以紡織機械研發制造為核心主業的企業,長期致力于推進紡織工業發展。“打造世界一流紡機企業,保障國家紡織產業安全”,是黨和人民賦予國機集團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實現紡機振興是助力國家制造強國建設的題中之義,是國機集團“十四五”規劃的既定目標,也是國機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期待。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中國紡聯原會長王天凱在會上宣讀了郝建秀的賀信。賀信中說:紡織機械是紡織工業的生產手段和物質基礎,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在深入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發展實體經濟筑牢強國根基的時代背景下,國機集團啟動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紡織裝備制造企業,彰顯出紡織機械行業的“國家隊”、“排頭兵”的責任與擔當。郝建秀在賀信中要求,開展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裝備制造業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集中優勢資源攻堅克難,著力錘煉技術創新力,擴大品牌影響力,鍛造核心競爭力,為推進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通過深化改革促進紡織機械振興。要繼承紡織工業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守“打造裝備旗艦 引領紡織發展”使命,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開拓創新,拼搏實干,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做大會報告。張曉侖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與感謝,向為我國紡機工業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前輩和同志們表達了崇高的敬意。在報告中,張曉侖回顧了國機集團為我國紡織工業發展做出的貢獻,明確了國機集團在我國紡機產業中的使命責任和功能定位,并從與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相結合的高度,闡釋了國機集團紡機振興三年行動的深遠意義:增強核心功能是央企的政治責任,提升核心競爭力是央企的經濟責任,兩者相輔相成。面對時代提出的紡機行業發展之問、紡機企業發展之問,國機集團作為紡機行業的國家隊、主力軍,必須主動出列、積極作答。張曉侖表示,未來三年是我國紡織行業打造高效能、高品質、高責任、低成本的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也是紡機行業轉入結構深度調整、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國機集團正在努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紡機業務板塊有基礎、有能力、有希望早日實現世界一流。必須牢牢抓住機遇,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扎實推進實施振興紡機三年行動,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國機集團將堅持“打造世界一流紡機企業,保障國家紡織產業安全”一條主線,聯動推進“科技創新工程、產品提升工程、深化改革工程、鏈長打造工程”四大工程,落實四張清單,努力實現市場競爭力、科技創新力、產業引領力、品牌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的明顯提升,堅決扛起持續推進紡機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爭創世界一流的大旗,為保障紡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作出積極貢獻。相關部委和行業協會領導肯定了振興紡機機械三年行動的戰略意義,并給出指導性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司長盧衛生表示,組織實施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是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的積極行動,是推動我國紡織工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具體措施,是追趕國際高端紡機差距、保障我國紡織機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行動,對于推動我國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國機集團要落實好國家相關戰略部署和產業政策要求,明確功能定位,推進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肯定了國機集團為我國紡織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的重要歷史貢獻,她希望國機集團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全面增強政治擔當,落實落細相關政策規劃,做精做強優勢產品,提高產業鏈整合能力、系統集成能力和工程成套服務能力,打造世界一流裝備制造企業,以紡機全面振興推動紡織行業技術進步,助力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規劃局副局長尚鵬表示,國資委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國機集團要以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啟動會為契機,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切實發揮好科技創新國家隊、產業發展領頭羊、安全支撐主力軍作用,提升我國紡織機械整體水平和全球競爭力,為我國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作出國機貢獻。
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聯會長孫瑞哲指出,國機集團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是新時代新征程企業對于服務制造強國、推動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思考,是鍛造國機所長、強化產業所在、服務國家所需的務實探索。他表示,中國紡聯愿與國機集團攜手同心,推進三年行動計劃走向深入、取得實效,整合產業資源形成“新時代行業創新舉國體制”,攻關關鍵問題和“卡脖子”技術,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根基。
國機集團紡機產業取得的成就與未來的振興離不開各方合作伙伴的堅定支持與通力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校長俞建勇發來祝賀視頻。他表示,多年來,東華大學和國機集團保持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有力推動了紡織行業的技術進步,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共謀發展、共鑄輝煌,為推動中國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和解決卡脖子問題做出更大的貢獻。
邵長金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長金與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建軍均對國機集團優秀的產品質量、及時的服務能力和可靠的設備性能表示認可。國機集團振興紡機三年行動對于推動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期望與國機集團在科技創新上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協同開發和工藝設計,提供新型裝備,打造完整產業鏈,實現中國紡織產業安全。增強優勢資源聯動效應,加強和深化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推動紡織行業行穩致遠貢獻力量。
多年來,國機集團以全球視野和國際標準,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強科技攻關,推進解決紡機技術難題和“卡脖子”技術攻關,著力提升我國紡織機械技術水平,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1959年,自行設計研制的狹幅式精紡機作為我國紡織機械先進制造技術的代表,在東德萊比錫國際展覽館重磅亮相;2003年,自行研發的3.5米幅寬的水壓密封式水刺頭實驗成功,標志著在水刺機關鍵技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性進展,填補了國內空白;2006年,承擔的4.5萬噸/年粘膠短纖維系統工程集成化研究榮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紡織行業最早獲此殊榮的項目。目前,研發的紡機產品涵蓋紡紗、化纖、染整、非織造布四大類成套設備和捻線、織造設備。其中,全流程智能紡紗新模式運用項目,率先完成100%國產化智能化紡紗工廠建設,進一步推進紡織機械的創新實踐。年產3-5萬噸單釜單線萊賽爾纖維成套設備填補了國內在大容量萊賽爾纖維裝備生產領域的空白,具有流程短、高產高效、低耗、綠色環保等特點。智能化水刺法非織造布成套設備適用于高速高產氣流式雜亂成網系統,具有自主研發的精確稱量自動補償系統和高效纖網纏結的分體式抽吸輥筒,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賡續紡織紅色基因、傳承紡機振興使命,是國機集團的不讓之責和應有之義。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金永傳表示未來三年將堅決做到: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強使命擔當。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三個務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謀劃推動紡織機械領域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二是堅持“四個面向”,強化科技創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于攀登紡織機械領域科技高峰,實現科技驅動、科技引領,推動紡機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面向經濟主戰場,把科技創新轉化為現實的、直接的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瞄準“卡脖子”技術和短板技術,積極推進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強科技攻關,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人民至上,以紡織機械科技創新切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聚焦主責主業,提高產品競爭力。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圍繞打造世界領先水平的高端紡機成套裝備發展目標,聚焦紡紗、化纖、染整、非織造布四大類產品,對標世界一流,推動實施產品工程,做精做強優勢產品,提升發展短板產品,研發培育拓展產品,始終體現國機紡織機械產品的成套優勢。以提高產品工藝技術能力、解決“卡脖子”難題為突破口,以為紡織行業提供“全流程、一體化”智慧系統解決方案為導向,加快數字紡織工廠建設,加快產品技術升級步伐,提高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實現紡織機械高質量發展。四是持續深化企業改革,不斷激發活力動力。調整紡機企業組織體系,推動資源要素整合,加強創新牽引、產業鏈整合、供應鏈管理、集約化經營,打造全新的紡機業務專業化發展平臺和運營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運行質量。實施人才戰略,完善人才培養、選拔、使用機制,加快建立契合紡機產業需求的產業人才服務體系,大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使命擔當和創新創造精神的優秀企業家、戰略科技人才、具有科學家素養的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五是打造現代紡機產業鏈鏈長,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融通發展。從保障紡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角度,努力培育和打造紡織機械現代產業鏈“鏈長”。要制定實施“鏈長”方案,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創新聯合體建設、產業基礎能力提升等八大工程。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強數智融合強鏈,提升基礎固鏈、技術補鏈、融合強鏈、優化塑鏈能力,著力發揮集團在紡機產業鏈的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推動構建自主可控的紡織裝備全產業鏈生態,打造國際領先的紡織裝備制造體系。六是加大支持力度,合力推動紡機業務發展。國機集團將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投入,堅定著力打造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平臺、戰略資源整合平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平臺等,為振興紡織機械提供堅實保障。下屬各企業要充分發揮各自領域優勢,積極投身集團振興紡機三年行動中來,共同扛起“打造世界一流紡機企業,保障國家紡織產業安全”的使命責任。隨后,與會領導共同啟動“國機集團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啟動會上還舉行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依托中國恒天建設“先進紡織機械創新聯合體”的授牌儀式。建設“先進紡織機械創新聯合體”,是中國紡聯與中國恒天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國資委有關中央企業創新聯合體工作的部署,高效推進新時期國機集團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導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模式,本著優勢互補、相互協同的原則,達成的框架合作協議。依托“先進紡織機械創新聯合體”,雙方將開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合作:共同組織推動構建創新聯合體科學高效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圍繞國家和行業相關科技規劃、指南發布的紡織機械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提出創新聯合體主要研發目標和重點任務,共同組織開展協同攻關;更好對接創新聯合體的專業化、精細化、集成化需求,共同幫助創新聯合體明確創新方向、把握創新機遇。中國紡聯將中國恒天作為創新聯合體的依托單位,采取共同規劃、聯動協作、信息共享、資源協同等多種形式開展項目合作,充分發揮乙方作為“鏈長”企業優勢,提升創新聯合體的協同效能。這一創新聯合體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聚焦紡織機械補短板鍛長板關鍵核心技術,整合紡織機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資源進行協同攻關,有效支撐創新聯合體高效、務實運行。同時,中國紡聯在行業資訊、創新聯合體組織模式、重點項目立項和協調資源等方面提供指導和支持;而中國恒天會在創新聯合體的搭建、創新項目提出和組織實施以及資源條件等方面提供保障。中國紡聯副會長徐迎新,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及國機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國機集團總部各部門及二級企業主要負責人,中國恒天領導班子成員和外部董事、部門中層及相關下屬企業負責人到現場參加會議,全級次紡織機械企業干部職工視頻形式參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