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能耗“雙控”再現大調整,新規釋放重要信號!

發布時間:2023-05-12  閱讀數:42490

能耗“雙控”再現大調整,新規釋放重要信號!

圖片

圖片

日前,廣東省發改委等10部門發布《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簡稱《方案》),到202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均比2020年下降1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降幅不低于20%和10%。此前,廣東發改委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的通知》(簡稱《通知》),文中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此次廣東發布的新規,將對滿足重點行業企業用能需求,促進綠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形成長期的利好,將會是全國層面能耗“雙控”政策的風向標。

圖片

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

《方案》要求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鼓勵行業協會發布綠色產品設計指南,推廣綠色設計案例。以電子信息、家電、汽車、化工、建材、紡織等廣東省特色行業為重點,引導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實施綠色化改造。鼓勵汽車、家電、電子、機械、紡織、通信等行業龍頭企業構建上下游聯動的綠色低碳產業鏈供應鏈,帶動上下游企業同步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方案》強調大力推行重點行業清潔低碳改造。強化能耗、水耗、環保、安全和技術等標準約束,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扎實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認證,以火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造紙、紡織印染等行業為重點,深入開展節能減排診斷,建立能效、污染物排放先進和落后清單,系統推進節能改造升級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提高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綠色化水平。加快企業及園區節能、節水、節材、減污、降碳等系統性清潔生產改造,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企業循環式生產,積極創建無廢企業、無廢園區和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圖片

能耗雙控和碳排放雙控轉變

《通知》中去掉“新增”二字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意味著企業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均可在能耗消費總量中扣除;同時,可再生能源不計入強度考核是另一個顯著變化,意味著能耗“雙控”導向逐步向碳排放“雙控”的調整!

在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求,統籌推動綠色電力交易、綠證交易。

2022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新增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年度增量,如“十四五”是以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為基數,期間每年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將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從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中扣除,但仍納入能耗強度考核。

雖然此次廣東發布的新“雙控”政策僅為地方層面,但位列“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的第一條,體現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對于“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重要意義。

廣東作為我國各項改革的“排頭兵”,率先公開新能耗“雙控”政策,表明國家層面應該已就相關要求對各省進行了明確指示。為了對抗經濟下行的壓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以“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為核心內容的全國性的能耗“雙控”政策再調整已在悄然展開。
(來源:零點能源智庫)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的通知

粵發改能源函〔2023〕491號

各地級以上市發展改革局(委)、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廣東電網公司: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要求,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促進全省高質量發展,現就加強全省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用能空間,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強化支撐。加強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和新上項目用能保障的銜接,各地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可作為新上項目能耗指標來源。

二、有序實施國家和省重大項目能耗單列。對照國家“十四五”重大項目能耗單列有關規定,持續更新梳理符合單列條件的重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能耗單列范圍。堅持全省一盤棋原則,有序實施省重大項目能耗單列,保障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項目的用能需求。

三、確保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用能。對于新上文化、教育、衛生、環保(不含冶煉)、軌道交通、民用機場等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以及國家、省規劃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科研平臺項目,開辟節能審查“綠色通道”,實施即報即受理,加快審查審批,確保項目用能需求。

四、加強先進制造業用能保障。聚焦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動能耗要素向產業帶動性強、技術水平先進、綠色低碳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傾斜。對于新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優于全省202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控制水平的項目,全力保障用能需求。著眼裝備制造及終端產品領域,對于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型儲能等產業鏈中上游制造項目,合并測算產業鏈上下游關聯項目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積極保障項目用能需求,推動區域聯動和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技術改造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保障強鏈補鏈延鏈項目用能需求。

五、加強產業有序轉移項目用能保障。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產業轉移園區和產業轉移項目所需的能耗指標優先來源于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形成的節能量,不足部分由省統籌協調解決。鼓勵產業轉移園區和產業轉移項目在轉移過程中對原有生產工藝和設施設備進行提升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產業轉移項目騰出用能空間。

六、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對于未完成能耗強度下降進度目標和目標完成形勢嚴峻的地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兩高”項目緩批限批或能耗等量減量替代。對于鋼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項目,原則上實行省內產能置換,項目所需能耗指標來源于產能轉出地企業關停形成的節能量,同時按照“能耗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在能耗雙控考核時予以平衡。

七、嚴格新上項目能效準入。新建和改擴建項目能效水平須達到標準或行業先進值,主要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水平必須達到強制性能效標準2級水平。對于產能已經飽和的行業,主要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水平原則上應達到強制性能效標準1級水平。

八、提高節能審查辦理效率。優化項目節能審查服務,提前介入項目前期工作,加強項目邊界審核,主動指導有關單位規范節能報告編制。加強節能審查與生態環境、產業規劃等政策銜接。進一步提升節能審查審批效率,在保證節能評審質量前提下盡可能壓縮評審時間,原則上在評審完成后3個工作日內出具節能審查意見。

九、推進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升級改造。深入挖掘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潛力,對重點企業能效水平逐一登記造冊,建立能效清單目錄,對標能效先進水平,有序推進能效水平應提盡提。針對主要用能環節和設備,推廣一批關鍵共性節能提效技術裝備,加快行業能效提升。對于通過節能降碳改造產生的節能量,優先作為強鏈補鏈延鏈等重大制造業項目能耗指標來源。

十、加強節能監察執法。重點檢查節能審查制度和能效標準執行情況,以及用能設備和生產工藝淘汰制度執行情況等,督促被監察單位依法用能、合理用能。嚴肅查處未按規定辦理節能審查等違法違規用能行為,供電部門予以配合。對于未按要求辦理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通過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原則上不得提供電力支持。加強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監督管理,依法查處“報小建大”行為,原則上用電保障不得超出節能審查意見明確的用電量。全面摸查近年來節能審查項目建設進度和實際能耗釋放情況,盤活企業閑置能耗指標。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