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體育消費報告》顯示,2025年我國體育消費規模預計增長至2.8萬億,復合增長率超過13%。體育賽事成為品牌露出的絕佳時機,亞運會是體育競技的賽場,也是各大運動品牌的商業戰場。本屆亞運會上,從火炬傳遞到亞運開幕式,再到賽場上,每一個可以“出片”的地方,都少不了體育品牌商的激烈角逐。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361°、安踏、李寧、九牧王、FILA、匹克等國貨體育品牌爭相亮相亞運舞臺。此外,還有Adidas、Asics、MIZUNO、NorthFace等國外品牌成為了亞運參賽國家或地區代表團的裝備。
而聲量相對較小的品牌,則以贊助代表隊形式進行品牌露出。FILA、匹克、九牧王分別為中國香港代表團、黎巴嫩代表團和中國體育代表團提供服飾供應。國際品牌如Adidas、NorthFace、Asics則贊助了也門代表團、韓國代表團及日本代表團。
“體育賽事贊助的結束才是整個品牌營銷活動的開始。”安泰經管學院營銷系教授才鳳艷強調,“企業通過贊助或其他活動獲得了一定流量后,接下來要有一系列的活動去承接,要把賽事帶來的流量當作營銷的起點”。
(綜合自網絡)
文章來源:中國服飾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