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伴隨著郵輪渾厚的汽笛聲,12月15日,一艘名為“中國絲綢”的遠洋游輪從“日月貝”駛出。當晚,以“綠色風尚 萬物潮生——傳承創新 描繪可持續的未來”為主題的2023珠海時尚周開幕,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張肇達帶著開幕大秀——中國絲綢X張肇達“跨越太平洋”珠海秀發布會來到了海韻城日月貝南廣場。汽笛聲、海浪聲、融入了絲綢元素的服裝,將觀眾帶進了環太平洋的時尚之旅。
“我生長在中山、珠海,從小就對海洋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大秀里有一首歌用了《大海啊,故鄉》,就是這個原因。”據張肇達介紹,本次發布會以環太平洋的海岸線作為創作靈感,圍繞海灣、大海、海洋生物的形象作為服裝元素,將太平洋四個邊界點的地方特色以四個服裝系列呈現。四個邊界點分別為太平洋北邊的白令海峽,東邊的南美洲哥倫比亞海灣,西邊的亞洲馬來半島以及南邊的南極。
大秀將屬于海洋的藍色作為發布會的主色調,以多變的藍調呈現海洋的多面性,再以當地特有的珍稀海洋動物形象作為點綴,嘗試呈現環太平洋風光的多元性與融合性,表達海洋與陸地生態的和平與共存。




隨著音樂和燈光的變換,第二系列出場,該系列以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海岸為靈感,在藍色中加入草綠色、黃色、粉紅色,碰撞出強烈的南美風情色彩,再以南美洲的山脈與編織風格作為元素,將具有原始風格的針織紋樣搭配彈性運動面料,加入具有山脈紋理感的抽象刺繡圖案,以及珍稀罕有的粉色亞馬遜河豚圖案,表現出南美洲的特色與活力。




緊接著,以亞洲馬來半島為主題的第三系列印入眼簾,該系列的服裝在藍色的基調中加入海岸邊雨林的墨綠與黑,搭配當地特具人文魅力的橙色與磚紅,再在肩部與手臂處運用具有肌理感的面料和多層次貼花的設計呈現當地古建筑與茂密叢林的體積感,再加入雙吻前口蝠鲼與鯨鯊的刺繡圖案,突顯馬來半島獨特的環境和文化特色。




最后一個系列以南極洲為靈感,將南極洲常年積雪的形態作為服裝結構,色彩上以冰藍色搭配白色,運用羽絨與毛絨面料,搭配閃片釘珠與大面積涂鴉呈現南極冰面的各式視覺效果,再將南極帝企鵝的各種形象作為點綴,營造出企鵝在冰面上自由活動的活潑景象,體現南極令人神往的魅力。




據了解,本次大秀設計師張肇達為杰出華人藝術家、國際著名設計大師、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名譽主席、亞洲時尚聯合中國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也是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在業界具有獨特的影響力。一場環太平洋的時尚之旅,既是張肇達從中國到美國,從中東到歐洲,不斷旅行和進行繪畫創作后時尚靈感的集中體現,也是在全球可持續發展議題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態度的縮影。
名家觀點?張肇達專訪:

來珠海辦秀有何感受?
張肇達:我現在已經60多歲了,到處游歷了許多年,對家鄉的情結特別濃厚,所以能夠來這里舉辦一場秀,是一個很開心的事情。
本次開幕大秀有何亮點?
張肇達:我覺得一場好的秀需要體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慢慢地還可以把全世界的好的東西,新的東西展現出來。另外要有一種藝術性表達的概念。這次我希望做出一個很潮的、國際化的秀。因此從藝術表達上可以看到,這次大秀是非常豐富的。首先我用了很多國際面料,與中國環保絲綢相結合,做出不同大陸的感覺,比如南極的冰川,比如熱帶雨林。其次如果你仔細聽,會發現每一個系列都有一個特殊的生物,他的叫聲也可以代表特定的土地。
珠海的時尚產業發展有什么優勢?
張肇達:我們珠海的時尚產業還是一個萌芽的階段,但是背靠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有一定的優勢。比如說香港和澳門,已經有許多年的時尚產業積淀。而時尚,它其實是一個小眾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文化理念。珠海有這樣的地理位置,與國際也有緊密的聯系,相信會有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行為模式、新的文化理念在這里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