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12萬億產業迎重磅利好,數字經濟八項制度文件將出

發布時間:2024-07-09  閱讀數:24566

12萬億產業迎重磅利好,數字經濟八項制度文件將出


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估計超過1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0%左右。為深入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今年,國家數據局將陸續推出數據產權、數據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數據開發利用、企業數據開發利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等8項制度文件,加大政策供給。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生產、交換和消費的經濟形態,具有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高效便捷等特征,推動傳統經濟向新經濟轉型。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其核心特征與新質生產力高度契合,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

7月2日至5日,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業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今年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增速還有望進一步提升。


圖片

數字經濟動力強勁

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正以獨到的資源稟賦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當前,北京5G網絡基站、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快速完善,數據要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數字產業蓬勃發展。

據了解,自2023年《全球數字經濟伙伴城市合作倡議》發出一年來,全球城市間數字領域已取得務實合作成果。今年,大會通過新增“伙伴城市”和構建商協會合作網絡,助力全球數字經濟“朋友圈”再擴大,持續推動數字領域務實合作。

“當今世界,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全球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深度演進,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增進各國人民福祉注入了新動力。”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在開幕式上表示

尹力指出,北京發展數字經濟條件優越,數字基礎設施完備,數據要素資源聚集,創新生態活躍,應用場景豐富,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等數字產業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面向未來,北京將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圖片

《北京市產業經濟發展藍皮書(2023年)》稱,2023年,北京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88萬億元,同比增長8.5%,占全市GDP比重達到42.9%。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指出,當前,全球信息化發展邁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全面躍升的新階段,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有力推動世界經濟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將繼續支持北京,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樣板’、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標桿’。”莊榮文表示。

驅動生產方式變革

國家數據局在6月30日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 年)》顯示,我國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估計超過12萬億元,占GDP比重10%左右,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其中,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興業務收入逐年攀升。2023年云計算、大數據業務收入較2022年增長37.5%,物聯網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20.3%,遠高于同期電信業務收入增速。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正在深刻改變經濟社會運行模式,創造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有望培育出超萬億美元的支柱產業,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和關鍵動力源。”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表示。

劉烈宏指出,中國要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優化智算中心建設布局,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推進人工智能數據集建設,不斷夯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基礎,加強人工智能在工業和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應用。同時,要深入推進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提升數字中國建設質效,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發揮我國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驅動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圖片


對于下一步工作,劉烈宏指出,將加快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和基礎制度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水平,全面統籌數字化發展和安全,完善數字中國建設推進機制,強化常態化監測評估,全面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

劉烈宏強調,要深入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他透露,國家數據局將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今年陸續推出數據產權、數據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數據開發利用、企業數據開發利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等8項制度文件,加大政策供給。

發展基石日益穩固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達383.7萬座,占全球5G基站總數超6成,互聯網應用范圍不斷擴大,IPv6的資源供給豐富,算力基礎設施達到世界前列,數字經濟發展基石日益穩固。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數字經濟基石,加強戰略統籌,促進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化發展和規模化部署,深化設施、設備和數據共享,加速前沿技術轉化應用,加快構建高速泛在的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

辛國斌介紹,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截至2024年一季度,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2.9%。全國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340個,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建成,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


圖片


“工信部將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壯大數字經濟動能,加快推進5G、千兆光網等網絡的覆蓋范圍與融合應用,發揮應用場景優勢,分行業制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加快‘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聚焦重點領域,形成創新應用示范標桿,積極建設智能工廠,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辛國斌表示。

辛國斌表示,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方面,規模日益壯大,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年前5個月,我國軟件業務收入超過4.93萬億元,同比增長11.6%;信息技術服務收入3.33萬元,同比增長12.7%。支持培育了一批質量評價、資產評估、交易撮合的數據服務商,數字經濟產業生態不斷豐富。

“工信部將加快數字產業創新發展,強化數字經濟保障,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加大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研發,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數據管理國家標準貫標,研究制定數據要素產業發展政策,保障數據要素高水平應用,培育壯大數字產業規模。”辛國斌表示。

重點領域全球競爭加劇

《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4年)》顯示,人工智能技術突破與產業發展提速,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球AI企業近3萬家,美國占全球的34%,中國占全球的15%。

白皮書顯示,2023年,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5個國家數字經濟總量超3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超8%;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為60%,較2019年提升約8個百分點。2019-2023年,德國、日本、韓國數字經濟穩定發展,美國、中國數字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內部結構看,產業數字化對數字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持續發揮,2023年占數字經濟比重達86.8%,較2019年提升1.3個百分點。預計2024-2025年,全球數字產業收入增速回升,穩步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表示。

余曉暉指出,具體來看,全球各國加快推動數字經濟重點領域發展,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要素等領域積極搶抓發展機遇。


圖片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全球5G網絡部署加快推進,商用基本遍布全球。截至2024年3月,全球已有112個國家/地區的301家網絡運營商提供5G商用服務。我國5G“適度超前”部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

人工智能技術突破與產業發展提速。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球AI企業近3萬家,美國占全球的34%,中國占全球的15%。2023年至2024年一季度, 全球AI獨角獸234家,增加37家,占新增獨角獸總量的40%,其中美國AI獨角獸120家、中國71家。

余曉暉說:“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應用爆發式發展,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算力成為戰略資源和科技競爭焦點,主要國家高度關注算力互聯,并開展多方探索。”

余曉暉指出,在產業數字化領域,全球產業數字化融合探索的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

一方面,數字化探索正在發生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逐步深化,先進制造模式探索不斷推進,數字原生企業利用數據+技術持續探索價值發現新模式。


另一方面,數字化轉型帶動支撐產業創新演變,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近年來,各國圍繞數據要素強化戰略布局,頒布多項法律、政策、規劃等,統籌數據發展與安全。全球數據空間建設提速,國外數據空間建設加快、成熟度提升。

歐洲形成160個數據空間實例,較2023年增長60%,其中公共、行業和應用案例分別為19個、63個、77個。

日本啟動Ouranos計劃,在新興產業創新、城市公共服務、新能源汽車及電池、金融交易四大領域開展建設。

中國多元建設路徑與技術路線展現創新潛力,行業空間、公共空間、城市空間、交易空間等助力打通不同領域數字化轉型數據堵點。


來源:產業互聯網大視野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