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_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偷_欧美区二区三区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關注】恒逸入股桐昆!強強聯合的背后是對聚酯產業長期穩定持續盈利趨勢的預判

發布時間:2020-06-02  閱讀數:10805

來自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滌綸工業營業收入規模在2000萬以上的企業數量為776家,其中桐昆集團、新鳳鳴、盛虹集團、恒力集團、恒逸集團和榮盛集團6家公司(CR6)在規模、管理、品牌和創新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其產能規模超過100萬噸/年以上。

5月26日,恒逸石化董秘在深交所互動易憑條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控股股東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恒逸集團”)參股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桐昆股份”),主要是“基于對聚酯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看好,以及為了提升公司聚酯產業核心競爭力,考慮到石化-化纖板塊估值處歷史低位”。




據悉,桐昆股份與恒逸集團均為化纖行業巨頭。在2020年5月28日中國化纖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化纖行業產量排名中,桐昆、恒逸分列第一、第二名。

截至2020年一季度,桐昆股份十大股東明細中,恒逸集團持有46051999股,持股比例2.49%。


桐昆股份主要產品為各類民用滌綸長絲,包括滌綸POY、滌綸FDY、滌綸DTY、滌綸復合絲四大系列一千多個品種,覆蓋了滌綸長絲產品的全系列,在行業中有“滌綸長絲企業中的沃爾瑪”之稱,連續19年滌綸長絲銷量位列市場第一。2010年公司營業收入147億元,2019年營收達到506億元,CAGR15%;2019年公司歸母凈利潤28.8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公司銷售收入以滌綸長絲為主,2019年長絲收入占比84.5%;PTA以配套自用為主,極少量外售;貿易及其他業務占比9.8%。

桐昆股份控股股東為浙江桐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5.16%,實控人為陳士良先生。公司旗下參控股子公司眾多,包括生產各種規格滌綸長絲的中洲化纖、恒通化纖、恒盛化纖、恒騰差別化化纖、恒基差別化化纖等,生產PTA生產基地嘉興石化,桐昆投資持浙石化20%股份。

來自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滌綸工業營業收入規模在2000萬以上的企業數量為776家,其中桐昆集團、新鳳鳴、盛虹集團、恒力集團、恒逸集團和榮盛集團6家公司(CR6)在規模、管理、品牌和創新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其產能規模超過100萬噸/年以上。

2014年桐昆集團、新鳳鳴、盛虹集團、恒力集團、恒逸集團、榮盛集團滌綸長絲產能分別為279萬噸/年、167萬噸/年、126萬噸/年、128萬噸/年、110萬噸/年、102萬噸/年,行業總產能2628萬噸/年,CR6占比35%;經過5年來的發展,2019年桐昆集團、新鳳鳴、盛虹集團、恒力集團、恒逸集團、榮盛集團滌綸長絲產能分別擴張至690萬噸/年、430萬噸/年、210萬噸/年、155萬噸/年、635萬噸/年、125萬噸/年,行業總產能4155萬噸/年,CR6占比54%,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

財報顯示,2019年,桐昆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06億元,同比增長2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8.8億元,同比增長36%。

東方證券分析師趙辰表示,桐昆股份是目前全球首屈一指的滌綸龍頭,其盈利能力也遠超同行,預計其合理的ROE中樞也有10%以上。公司今年恒超50萬噸項目投產后產能將達到700萬噸,如東洋口港240萬噸滌綸+500萬噸PTA項目也已經啟動,保持了公司一貫穩健的產能增長節奏。桐昆股份優勢在于目前其在手現金已高達98億,且僅有43億的有息負債,而未來主要資本開支就是浙石化二期20億和滌綸每年20-30億,基本不再需要外部融資。因此雖然目前有57億的未轉股可轉債,但即使假設全部轉股,其市值也僅270億,行業景氣常態下的PE約9倍左右。

對于恒逸集團,趙辰則認為,其一直以來都堅持上下游一邊粗的柱狀型戰略布局,2019年底文萊煉化順利投產,雖然產能規模不大,但區位還是帶來了銷售、配套、稅收等不可復制的優勢,也避開了國內的激烈競爭,長周期回報率應該不會低。PTA公司屬于行業內第一梯隊,未來還擬投建600萬噸新增產能鞏固既有地位。聚酯由于公司產能以兼并收購為主,布局較為分散,客觀的說并不具備很強的成本優勢,而在建的海寧新材料項目將是其首個百萬噸級的單一大基地,未來競爭力有望改善。由于煉化和PTA在公司資產和收入結構中占比較高,未來公司也將保持上下游的同步擴張。因此其盈利除判斷滌綸景氣外,還取決于煉化和PTA的情況。此外,從產能市值比上看,其盈利彈性會低于桐昆股份,但整體而言也將受益。

趙辰坦言,從供給端看,滌綸行業新增產能集中于幾大龍頭,每年新增產能200-300萬噸,對應供給增速6%-7%,而需求端歷史復合增速約7%左右,供需基本匹配。因此拋開油價和疫情等一次性沖擊的影響,滌綸自身供需所決定的長周期盈利應該還是比較穩定的,在需求逐步復蘇的情況下,未來價差大概率將回歸至1400元/噸左右的合理中樞。另外今年將是PX和PTA利潤向下游轉移的元年,今年PX價差263美元/噸,PTA價差593元/噸,同比2019年分別下滑30%和43%。而未來這兩個環節供給端都面臨海量產能釋放的壓力,盈利水平也很難再重回過去的高位,這也意味著行業成本中樞的系統性下降,對整個產業鏈長期健康發展無疑是利好,相應滌綸和下游環節都會受益。

在趙辰看來,滌綸的長期盈利水平還是由行業壁壘決定,也并不認為其能長期完全承接PX和PTA的利潤轉移,但在未來需求持續向好和庫存低位的情況下,滌綸由于相對上下游更強的定價權,應該還是能階段性受益,這也對未來價差和盈利回升構成利好。


第一紡織網據公開資料了解到,恒逸石化是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始創于1974年)核心上市子公司,先后在全國民營企業中率先建成聚酯熔體直紡和PTA項目,公司設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主研發的大容量國產化聚酯裝置系列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恒逸石化前身為蕭山縣衙前公社針織廠,1994年恒逸集團正式成立,形成了化纖紡絲、織造、印染一條龍的生產經營體系。2001~2003年恒逸聚合物一~三期陸續投產,逐步剝離紡織并向上游聚酯延伸,2005~2009年逸盛多套PTA投產,2011年公司借殼世紀光華深交所上市,2012年與中石化合營的巴陵己內酰胺投產。

2017-2019年,恒逸石化收購龍騰、明輝、紅劍等多家聚酯工廠(330萬噸),聚酯參控股產能提升至725萬噸,權益產能超600萬噸。未來隨著嘉興逸鵬三期及海寧新材料聚酯投產,權益產能將達到730萬噸。此外公司PTA權益產能630萬噸,己內酰胺權益產能20萬噸。

財報顯示,2019年,恒逸石化實現營業收入796億元,同比下降9.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0億元,同比增長70.97%。

截至(6月1日)晚間發稿前,桐昆股份收報12.53元/股,漲幅2.37%,市值232億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桐昆股份股東達56947戶,與2019年12月31日相比增加14720萬戶,持股比例34.86%,平均每戶持有32450.08股。


(內容來源:第一紡織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