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為期兩天的河南省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周口落下帷幕,省工信廳廳長李濤從產業集群、頭部企業、市場、品牌、金融、人才等多個角度,向全省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服裝產業的發展,一要有產業集群,二要有頭部企業”】
“沒有什么比吃穿住行更重要的了,我們對衣服的認真程度不夠。”在李濤看來,河南省發展服裝產業是有歷史優勢的,在棉花、紡織產業上有著深厚的底蘊,無論是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企業的個頭和規模,還是圍繞棉紡織產業積累的人才,都給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那么服裝產業應該怎么做?李濤提出,要有產業集群,要有頭部企業。
李濤解釋,由于資源分布的不同,構成產品的要素被分解,使得分工成為可能,分工和優勢資源疊加形成優勢產品進而變成優勢產業,優勢產業要發展、強大,需要建立完善的產業鏈。
拿服裝產業來說,從紡織到印染再到服裝制造,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產業集群有助于技術的協同攻關,可以把分散的資源進行整合,進行工業化、規模化生產,所在轄區提供金融、物流等方面的政策服務也更加有針對性,勞動力也可以集中培養,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服務效率。
此外,李濤指出,還要注重在產業鏈構成當中大企業的作用。“大企業往往是一個產業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它本身就是一個生態,可以帶動中小企業一起發展,促進整個產業升級。”
【“企業最要命的是市場,市場精神是企業家的稟賦”】
服裝企業應該怎么做?
“服裝企業發展最要命的是什么?”李濤問。
他認為,企業最要命的是市場,市場精神是企業家的稟賦。“你到底生產什么?服務的人群在哪里要弄清楚,要占領市場、應對市場、駕馭市場、玩轉市場。”
“玩轉”市場不能盲目擴大,要研究市場,要有很好的供應鏈和銷售機制,從根本上來說,需要企業生產的服裝品質好、款式新、舒適度高。“技術進步、適銷對路、客戶滿意你就成功了。”李濤說。
“服裝還有個要命的東西就是品牌,是積淀到一定地步的產物,人們買的是品牌,是文化,是服裝的品牌價值。”李濤說,品牌是河南服裝人追求的夢。
【“服裝企業要向金融靠近,不能披頭散發”】
李濤用了一個比喻來描述金融和服裝企業的關系:“服裝企業和金融打交道的能力太弱,企業的快速成長要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要遵守市場規則做大做強。很多企業沒有向金融靠近,現在的你(企業)是披頭散發的、灰頭土臉的,要打扮得光鮮亮麗起來,報表靚麗、運營規范。”
企業除了要研究金融,還要研究研究人才。李濤指出,服裝產業鏈條涉及到的人才門類多,因此職業教育要差異化發展。“企業是樹木,產業是森林,政府不光關注森林也關注樹木,森林越來越郁郁蔥蔥也能生長更多樹木,通過樹木打造森林,涵養森林養育樹木。工信廳把服裝產業列為重點產業,希望和大家一道,在'十四五'期間上一個大臺階,多大?能不能翻一番?能不能誕生百億企業?”
“河南服裝產業是大有可為的!”李濤說。
來源:河南商報
作者:施尚景 呂瑞天
編輯: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