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設計界有個被譽為"能夠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他不相信靈感,卻又好像有著無窮的創意,他就是佐藤可士和。
可能你們對他的名字還有點陌生,優衣庫的品牌視覺設計就出自佐藤可士和之手,且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日本設計象征。
關于佐藤可士和
“設計不是一門需要微妙和細膩感覺的藝術。正如你所知道的,每個人都是用左腦和右腦去控制感覺和邏輯的。我想,一個好的設計同時需要美感和嚴格的邏輯。”
——佐藤可士和
佐藤可士和,1989年畢業于摩多藝術大學,畢業后進入日本知名廣告公司“博報堂”,2000年成立設計工作室SAMURAI;曾獲得東京ADC大獎、東京TDC金獎,日本平面設計者協會年輕設計師獎、Asashi廣告獎以及日本包裝設計金獎等;他是日本當今廣告業界與設計業界的風云人物。
拋去這些非常厲害的名頭外,他也因《超級整理術》而廣為人知,被稱作“能夠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的他,憑借一系列簡單、創新且富有視覺震撼力的作品,一再品牌形象及商業營銷提供了新的可能。
原研哉曾這樣評論他:“他的設計和我是剛好相反的類型;不過他那股少年般對設計的強烈憧憬、堅定不移卻又偏離常軌的感覺,以及不把社會當一回事的那種氣概,讓人覺得幾近于無禮,卻又發揮了功能。”
佐藤可士和合作過的項目非常多,包括偶像團體“SMAP”的整體視覺設計、NTT DoCoMo“FOMA N702iD / N703iD”移動電話設計、UNIQLO(優衣庫)、迅銷公司的企業識別設計、富士幼稚園的更新計劃、國立新美術館的標志設計等。
一起來看看佐藤可士和的設計作品吧。
U N I Q L O
優衣庫的視覺設計甚至有這樣的形容:如果說原研哉奠定了無印良品的設計哲學,那么佐藤可士和就創造了優衣庫的視覺精神。
在佐藤可士和被任命為優衣庫的創意總監后,第一件事就是升級優衣庫的視覺形象,提升該品牌的“軟實力”。
▼ 優衣庫視覺形象
在設計視覺形象之初,佐藤可士和的用幾個簡單詞概括:真實的、當代的、酷的、日本。
優衣庫是成衣界的日本代表,所以用上日本國旗‘日之丸’的紅色,可以彰顯優衣庫存在的價值”。LOGO的字體具有現代時尚感,并且在33∶20的長方形LOGO中,占據更寬的比例,來表達優衣庫的自信。
其中運用了日本的流行文化——片假名,融合優衣庫的基本紅色,及其符合日本設計的特點,成為一個日本設計象征也就在情理之中。
SMAP樂隊
佐藤可士和運用紅、黃、藍三色的色塊與SMAP的logo相結合,拋棄了運用照片寫真的傳統方式,給觀眾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同時,運用三原色的配色,很容易聯想到蒙德里安所代表的抽象風格,追求一種超現實的抽象表現,整體前衛而又大膽。
而佐藤可士和為SMAP設計的極具震撼力的視覺形象,也已經內化為一個品牌符號。
開樂杯紀念館
開樂紀念杯設計以紅色和白色為主,依舊延續了佐藤可士和簡潔的設計風格。設計靈感來源是開樂杯邊緣設計,將外形轉化為三個感嘆號,代表著啟發和驚奇。體現出品牌的創造性思維和堅持到底、永不決棄的理念。
SEVEN-ELEVEN
在全球擁有30000家連鎖店的SEVEN-ELEVEN (下面簡稱711),除了近兩年各種跨界營銷外,設計也是其俘獲人心的重點之一。
它的logo也是出自佐藤可士和之手,由紅黃綠組成,logo主題是7的阿拉伯數字加上11的英文,簡潔大氣,適用性也很強。
包裝都是采用透明的材質,更能完美展現食材的新鮮。
本田StepWGN車型的宣傳
佐藤可士和,推翻了當時汽車廣告概念的品牌戰略,以“和孩子一起去哪兒”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童年和家人出游,任何事都能被該款車解決的漫畫插圖。插圖中融入產品的規格以及使用場景,以此將商品與銷售直接掛鉤,使得該款車搶得市場第一名。
青木樹“TSURUKUBI”限量款
該款酒瓶的設計理念來源于古典清酒帶著柔和曲線和精致脖子的形象,取名為鶴(TSURUKUBI )。為了將這100個限量版體現出不一樣的獨特性,他以產品的制作方法的不同來設計每一款產品。這款產品是經過佐藤可士和實驗多次找到最佳不對稱形的而制作出來的。
佐藤可士和本身熱愛音樂,同時又帶有日本武士精神,所以他的設計作品常常顯得不那么日本。
可以這樣總結他的設計風格:流行、現代、人性。他塑造了很多流行符號,設計風格受到當代年輕人的追捧,設計時常常站在使用者角度考慮,把人性作為設計的必要考慮點。
佐藤可士和除了設計師,也是優秀營銷策劃者。幫助眾多品牌升級推廣,并且由他經手操作的優衣庫,成為全球零售品牌的佼佼者。那一貫紅白色調的簡約式搭配,目前已經成為眾多消費者心中的經典。
下面小編總結下他的創意規則。(有沒有靈感都可以參考下哈)
1、對于靈感的理解
佐藤認為,只依靠靈感的設計容易不平衡,需要考慮產品背后嚴格的邏輯,靈感如果太跳躍性的話就不能帶來太大的發展,但在建立的過程中,還是需要靈感來擴充想法。
而且創意靈感并一定非要產生于自己腦中,通常創意的答案在客戶的腦中已經生成,我們所要做的事就是將它們發掘出來,并運用專業知識加以重新創造加工。
他對于一瞬而過的創意是不做筆記的,在他看來能夠忘記的創意算不得好的創意。創新的關鍵是能夠解決各樣問題的好方法,要成為創作者,就要以解決問題的態度去完成工作,并讓他人感動。
2、整理
佐藤可士和的設計靈感來源:整理。從隨身物品、辦公環境開始,透過對于空間整理的習慣,養成對于思考整理的敏銳,只要按部就班,時時刻刻磨練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緒清晰、提高判斷能力、開啟靈感之門,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精致度!唯有整理自己與對方的想法,才能夠掌握本質、面對課題、找出方法,最終產生感動人心的設計!
3、設計=創造規則
理所當然并非理應如此,要學會質疑。勇于突破常規恰是做設計的前提。創造新事物時應該去除在過去習慣中的固有概念,通過常識得出結論等一切片面的東西,要找出事物的本質功能,進而為實現事物的本質功能而創造,不首現有規矩束縛,創造新規則。
在構思創意時要有視點的轉換,佐藤認為,你能提出多少個新視點,決定了你能做出具有怎樣沖擊力的作品。
4、概念是什么
概念是具體的設計圖,有具體的方法(如何實現),而不只是一個方向或者說愿望。
優秀的概念是能夠共享的,越是大的工程,不論確立了怎樣清晰的概念,能否讓相關人員共享這一概念,就越是成功的關鍵。
5、通過比喻的手法了解事物的本質
尋找創意的方法中,比喻手法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創意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切入點或者全新的角度。通過比喻我們可以將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東西聯系起來,這種聯系也就是通用于這兩種不同事物的規律,也就是其內在本質。如果平時就有意識地養成比喻的習慣,那么就能把他當作抓住本質的訓練。
6、尋找讓你著迷的東西
現在很多人生活無聊至極,以至于覺得人生毫無樂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無聊就是看不到有趣,也就是發現不了有趣的東西。正如世上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為了讓生活充滿情趣和創造力,努力去尋找讓自己著迷的東西不失為一個好方法。